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農業信息化 要統籌規劃

2015-03-03 09:15 來源:經濟日報  我有話說
2015-03-03 09:15:04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 安森東

  21世紀前20年是我國農業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2015年的“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深入推進農村廣播電視、通信等村村通工程,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寬帶普及,推進信息進村入戶。這是中央連續多年以“一號文件”的形式,提出要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由于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區域基礎條件、發展環境和發展程度等存在明顯差異,故我國農業信息化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采取與其發展條件和發展環境相適宜的區域性農業信息化建設模式。

  一、整體推進與局部突破相協同。

  農業信息化建設應遵循整體推進的要求,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均要重視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發達地區要在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農業的同時,積極引領新興產業發展,使傳統農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和適應性,使新興產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欠發達地區要以信息化為引擎,搶抓工業反哺農業和農業信息化發展機遇,積極求索,大膽創新,勇于超越,實現當地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從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全局看,既要做到整體的全面推進,又要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適時實現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局部突破。在農業信息化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在農業市場化程度高、農產品商品率高、市場對信息需求迫切的區域,要加大信息網絡建設力度,做好對信息資源的整合和深度開發,推進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各環節的應用,引導、動員、鼓勵和支持多種市場主體參與農業信息化體系建設和農業信息服務等工作,創造性地探索、論證并建立各具特色的區域性農業信息化建設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面對農戶的信息技術支持和涉農信息服務,使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服務等與農業生產融為一體,使其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使其真正發揮引領、帶動農業經濟發展、服務“三農”建設的重要職能作用,成為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催化劑和新引擎,使該類地區成為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排頭兵,起到典型帶動和標桿示范的作用。

  二、農業信息化建設與農業經濟發展相適應。

  區域性農業信息化建設模式的選擇直接受到其所依附的農業經濟系統的結構、功能、作用范圍、運行效率等的影響與制約。為此,我們要開展的區域性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應與農業經濟發展協調推進,同步開展,協同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為農民接受現代化教育,接觸新知識、新技術等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為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應積極推動科技文化在農村地區的傳播與普及,引導農民現代信息觀念的形成和發展,進一步豐富農民科普文化生活,全面提升農民群體的整體科技文化素質和信息觀念。在此基礎上,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動態調整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和策略,關注農業信息化外部環境和內生動力的變化,以信息化為手段和重要科技支撐,創造性地改變農業現狀,推動其持續健康發展,全面促進農業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與快速成長進步。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