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壓力不小、利好不少、發展信心不減。
他指出,從國內外環境來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小。國際經濟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比較多,美元走強、油價下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分化、新興經濟體的增速在放緩,這都會對中國的經濟產生影響。
今年國內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不少:外需不可能有很大的改善,消費有平穩的增長,投資可能還會緩慢調整。同時,增長動能處在青黃不接的過程中,加上環境的制約在持續地強化,房地產、財政、金融、企業一些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但是有利條件也不少。我們國家的經濟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的余地,也有較強的基礎支撐能力。”他說。
他指出,從大的方面來看,有利條件包括:第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將不斷地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第二,創新驅動一定會孕育出新的增長動力。第三,從微觀主體來看,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在不斷增強,而且轉型升級的愿望也在提升。第四,經過近些年探索、創新,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水平在不斷提高。
“第三句話叫發展信心不減。”他進一步分析說,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發展的新常態,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雖然經濟增速在回落,但是沒有出現慣性下滑。雖然化解過剩產能十分艱難,但是新興業態方興未艾。雖然一些潛在的風險依然存在,但是調控手段的空間很大。“我們完全可以努力地去實現減速不減勢、經濟提質又增效,對這一點大家應該充滿信心。”他說。(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蔡敏 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