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牢牢把握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紅利。一是2015年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自貿區建設將加速,我國對外開放的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給廣大企業帶來關稅降低、出行便利、市場拓展、旅游業繁榮發展等諸多實質利好。二是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企業將在海外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領域開發建設中擁有更多機會。三是中國企業乘著政策東風加快“走出去”的同時,也要注意防范風險,特別是要防范發展中國家長期存在的政治風險和社會風險。據商務部最新統計,2014年我國的對外投資規模大約為1400億美元,我國的實際對外投資已經超過利用外資的規模,中國已經成為資本的凈輸出國。中國企業在海外不僅要積極努力爭取各類項目,更要努力了解、研究投資國的國別政策,包括政治經濟狀況、社會結構、法律法規以及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全面分析、評估、防范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做好相應預案,尤其是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和尊重他國的風俗習慣,要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穩扎穩打,切不可貪一時之利或因一處不慎而毀掉長遠發展。
第三,要緊緊抓住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帶來的紅利。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世界各國都在尋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機陰霾的解決方法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而國家間的角逐日益激烈。美國奧巴馬政府提出“再工業化”戰略,不是簡單的傳統工業復蘇和回歸,而是要以“再工業化”作為搶占世界高端制造業的戰略跳板,促進以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數字制造技術為主的現代制造業的發展,從而達到鞏固并長期維持其世界第一經濟超級大國地位的戰略目標。歐洲則以德國“工業4.0戰略”為代表,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與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日本雖然近年來經濟疲軟,但在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新材料和機器人等方面依然保持了相當的優勢,在這幾個領域的投資連年持續增長,其中部分領域如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燃料電池技術走在全球前列。2015年全球創新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一些重大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將縮短,跨界融合、產業顛覆和各國產業優勢重塑可能成為常態。新一輪產業革命對我國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傮w而言,中國制造業就總量而言已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強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國傳統制造業比重較大,且多處于工業2.0和工業3.0階段,亟待轉型升級。在許多新的技術領域,如增材制造、機器人、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物聯網、新材料等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大體上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完全有可能獲得領先發展的機會。在傳統領域,我們要加快追趕發展的步伐,在新技術領域,我們則要創造領先發展的機遇。對于企業家而言,要緊密關注全球新技術的變革趨勢,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力度,完善內部激勵機制,加強商業模式的創新,重視產業合作,爭取在新一波技術革命浪潮中實現新的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