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習近平同志在天津調研時提出,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2013年8月,他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提出,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2014年2月,他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提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
2014年4月,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此前一個月,“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明確提出“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爭取明年有個良好開局”。這標志著優化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三大國家戰略正式形成。三大國家戰略的形成,是中央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情況下,根據全球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國經濟發展在空間格局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對于經濟發展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作用。
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能夠促進我國東、中、西部區域之間廣闊的合縱連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結構大調整,以點帶線、由線到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增長帶和城市群;能夠促進國際與國內經濟發展互聯互通,形成沿海、沿江、沿邊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局面。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不僅能釋放提升投資的巨大潛力,而且能釋放擴大消費的巨大潛力,使消費在經濟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基礎作用,使投資更好地發揮關鍵作用。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不僅能釋放擴大內需的巨大潛力,而且能釋放拓展外需的巨大潛力,促進“三駕馬車”更均衡地拉動經濟增長。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不僅能釋放需求面的巨大潛力,而且能釋放供給面的巨大潛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實現創新驅動和提質增效升級。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對于我國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抓住和用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長遠意義。
2015年,雖然經濟增速仍會有所回落,但有望觸底,完成階段性探底過程。同時,三大國家戰略將實現良好開局。2016年至2020年,以三大國家戰略為引擎所釋放的新動力,加之“十三五”規劃的啟動實施,將會積蓄起經濟增長向上的推動力量,使經濟增速止跌企穩并適度回升。
如何為經濟增速適度回升積蓄力量
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經濟波動在上升期和回落期具有不同的功能。回落期是調整期、消化期、淘汰期,這時市場低迷,企業經營困難,預期前景不看好,難以擴大投資和實現創新驅動;而上升期是創新活躍期、市場活躍期、投資和消費活躍期,預期前景看好,有利于經濟實現提質增效升級。現在常聽人說,要利用經濟下行的“倒逼機制”使企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實現技術創新。實際上,“倒逼”的壓力是在經濟下行階段產生的,即“倒逼”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經濟下行時暴露出來的,但這些問題最終要在經濟回升過程中解決。也就是說,“倒逼機制”的最終實現是在經濟上行階段。因為在宏觀經濟回升的大環境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改善,企業利潤增速提高,原材料、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價格尚處于低位,信貸條件相對寬松,市場前景看好,市場信心恢復,這就有利于企業擴大投資,有利于企業轉方式、調結構、推進技術創新。
經濟學家熊彼特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和分析:經濟發展過程是“創造性破壞的過程”,是“不斷地破壞舊結構,不斷地創造新結構”,二者一起形成被稱為經濟周期的過程。他把經濟周期劃分為4個階段,即復蘇、繁榮、衰退、蕭條。復蘇和繁榮的上升波動是實現創新、創造新結構的過程;衰退和蕭條的下降波動是對創新的消化、清理、調整和吸收過程,即破壞舊結構的過程。
我們應主動利用經濟波動規律,以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重大突破和創新為引擎,不斷創造新結構,包括新的區域結構、城鄉結構、城市結構、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供給結構等,積蓄和釋放持久的、向上的推動力量,促進經濟增速適度回升,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為此,需要做到兩個“堅持”:堅持穩中求進,堅持以改革推進。
堅持穩中求進,著眼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鑒于歷史的經驗教訓,應牢記“四個不能”: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哄而起,不能盲目追求速度,不能低水平競爭。應搞好頂層設計,科學制定規劃,落實好具體的實施方案、關鍵的標志性工程、相應的民生改善項目。把年度、季度宏觀調控措施與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緊密結合。確定好三大國家戰略到2020年及其后的實施時間表、路線圖,并將其具體化和精細化地分解為各年度、各季度可操作和可檢查的措施,相互銜接、相互配套地實施。應明確,新一輪經濟回升不是簡單地把經濟增速搞上去,而是要實現尊重經濟規律、不導致大起大落的健康回升,實現沒有水分、實實在在的回升,實現沒有高通脹和資產泡沫的回升。在經濟適度回升中,繼續化解原來高速增長所遺留下來的問題,防范各種風險。
堅持以改革推進,著眼于體制機制創新。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三大國家戰略實施中,政府作用除了體現在搞好頂層設計、科學制定和落實規劃,還體現在全面深化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推進整個工作和破解其中的難點。這涉及一系列重要改革,包括行政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