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劉華芹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國版行動計劃,積極回應了一年多來國內外各界對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極大關注。
《愿景與行動》首次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中方對于共建“一帶一路”的總體構想與合作框架。堅持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及互利共贏的共建原則,致力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和復合型互聯互通網絡,打造“一帶一路”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發展目標。勾畫出以城市和港口為支點,以經貿產業園區為平臺,依托國際大通道,打造國際經濟走廊,形成涵蓋“一帶一路”安全高效的陸海空道路網絡和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的建設框架。明確了現有雙多邊合作機制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主要機制保障。提出了中方對于共建“一帶一路”的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兩大支柱,涉及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大領域的具體合作方向與合作重點。該文件不僅是中方未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指南,而且為各國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藍本,指明了方向。
《愿景與行動》充分體現了共建“一帶一路”高度的開放性。該文件的一大亮點是首次將中國地方的開放態勢與國際經濟合作統一起來,將國內各地區的開放及發展與對外開放舉措相協調,形成內外互動,使兩者達到高度融合。這一方面展現了新時期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中方務實的工作作風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誠意。此外,《愿景與行動》中明確提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不限于古絲綢之路范圍,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均可參加。這對于目前國際社會中存在的一種質疑,即非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是否不能參與共建這一問題給予了明確答復,也顯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高度開放性。中方全方位的開放行動計劃為各國參與共建、尋找與中方合作的契合點提供了機遇,也有利于降低未來推進合作的難度,推動合作盡早見效,為各國參與共建做出了示范。
《愿景與行動》體現了共建“一帶一路”的不斷創新性。該文件在闡述中方對于共建“一帶一路”的構想時,又提出了一些推動未來合作的新倡議,包括建立“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形成應對跨境風險和危機處置的交流合作機制等。“一帶一路”作為新型國際合作模式,需要各國發揮智慧與創意,推動“一帶一路”共建進程能夠持續健康發展。
《愿景與行動》發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中國聲音,但“一帶一路”建設是多國的合唱,中國版的《愿景與行動》拋磚引玉,還需各國共商。共建“一帶一路”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任務,未來發展還將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一是各國應盡快對接“一帶一路”合作戰略。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表示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應盡快將這種積極性轉化為行動計劃,使各方發展戰略有效對接,充實完善“一帶一路”的合作內容與合作方式,共同制定時間表、線路圖,確定合作項目清單,盡快啟動合作進程。二是不斷創新合作模式。“一帶一路”涵蓋國家眾多,國別差異巨大,利益訴求多樣,在地域如此廣闊,且發展中國家為主的區域內開展經濟合作還未有成功模式可以遵循,需要各國貢獻更多智慧,不斷創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多邊金融合作領域,中哈產能合作在雙邊層面都開創了很好的先例。未來還需要各國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各領域多種新型合作模式。三是加強安全保障合作防范投資風險。“一帶一路”涵蓋區域的安全形勢一直比較嚴峻。全球金融危機后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調整所引發的地緣政治沖突不斷加劇,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國內政治局勢動蕩,政權變更頻繁,此外,非傳統安全因素,恐怖活動、毒品走私等也愈演愈烈,“一帶一路”建設面臨較大挑戰,為此,各國應聯手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機制并采取積極的防范措施,降低經貿合作中的安全風險,為“一帶一路”建設保駕護航,使廣大國家能夠真正共享“一帶一路”的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