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企業要學會變道超車
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期間吹響了“互聯網+”的號角后,國內迎來了發展互聯網+的熱潮。在很多制約因素尚未破解,各種聲音隨之紛至沓來的情況下,如何保持清醒,選擇最合適的措施?金建杭表示,在這樣的一個互聯網+的時代里面,大家應當聆聽創新者的聲音,而不要聽被改變群體的聲音。
首先,互聯網+里面,沒有人是落后者。我們判斷互聯網對商業的影響,今天在流通環節影響最好,但是在制造環節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對這個商品本身在流通環節產生大量數據的時代也才剛剛開始,甚至在流通這個環節,我們從業者認為也只完成了商業生態的20%,還有80%需要完成。今天網上零售在中國整個社會零售比例才只占10%,10%其實也非常危險,你說強很強,你說弱也真的非常弱,在這個過程中不要有錯過觀測的思想,這是剛剛開始,誰都有機會搭上車。
第二,有權力的時候,千萬不要給那些互聯網+的企業設置百米欄。總理最近講話也提到,跟其他國家做互聯網企業相比來說,可能美國的企業在跑百米,中國的企業在跑百米欄,這種情況是自縛手腳,必須要改。
第三,我們一定要學會變道超車,沒有一個企業是可以按照既有的軌道繼續往前走,這是互聯網+對所有的企業提出的一個警號,只有自己學會變道超車的時候,才有可能會贏。
最后,一個政策方面的建議是3+2的思想。3就是3張清單,即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在這樣一個互聯網+領域里面,我們需要有最低門檻、最小權力以及最大責任;2就是大眾創業和大眾創新。我們需要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給未來一個夢想。(光明網記者蔣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