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實現再次優勝劣汰?;ヂ摼W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將會打破地區性、行業性的產業壁壘限制,讓傳統產業面向全國和全世界市場。一部分傳統產業將會因此而獲得活力,因潛能被激活而獲得更大的發展。另一部分產業則會因為無法快速轉型和適應新經濟時代而被拋棄。
壟斷性行業會被嚴重沖擊。壟斷性行業因為資源、政策等壁壘而獲得的優勢,將會在互聯網+時代被削弱,互聯網的技術和模式會沖擊壟斷性行業的利潤空間,甚至可能顛覆其商業模式。例如在運營商時代,流量作為一種高盈利手段,在互聯網時代則難以繼續,互聯網的技術和模式直接讓運營商時代的盈利策略變得不再重要。這將促使壟斷性行業的轉型,并釋放其掌握的基礎設施資源,為全社會的行業發展做更好的支撐。
創新將呈幾何級增長。未來互聯網+時代,創新將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不再是依靠壟斷資源、信息和技術。創新需求的增加,創新機會的增加,以及創新人才的增加,將帶來一個全民創新時代,這也必然導致全民創業的時代到來。
數據產業興起。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核心就是數據經濟,這將促使數據產業成為主流產業。數據產業包含了數據收集、存儲、分析、運用等多項細分行業,它將以云計算、云存儲、大數據為主要核心能力,在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基礎上,充分收集和挖掘數據的商業價值,并為其他各個產業提供支持服務。
互聯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ヂ摼W+時代,各行各業都將不可避免地接入互聯網,而互聯網也將成為全民共知、共享、共贏的生活方式基礎。互聯網也將從一個行業,成為一種基礎設施,成為基本生活方式,從而遍布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互聯網+還將引起中國社會更深層次的變革。除了對商業模式的改造,以及對產業經濟的沖擊,互聯網+還將至少引起三個方面的變革:公司治理模式變革;國家治理模式變革;個人思維模式變革。
互聯網時代,公司治理已經完全不同于傳統企業的治理模式了,互聯網企業必須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和技術,必須采取靈活的治理結構和管理模式,從而在行業發展中不至于失去機會。在互聯網+時代,接入互聯網的各個傳統行業的企業,也必將隨之變革公司治理模式,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市場發展速度和技術迭代速度,否則將可能失去先機而被淘汰。
在國家治理層面,信息經濟已經給了政府轉變治理模式一個很好的機遇和鍛煉,而在數據經濟時代,無論是從產業結構調整、市場調控,還是社會治理,國家的治理模式也將會更多地以對數據的挖掘和互聯網的運用為標志。這將促進國家治理從模式上變革,從而對全社會進行有效的治理以促進社會健康有序的發展。
而對于每個人來說,生活中處處融入了互聯網的基因,互聯網也成為了生活方式。個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將更多的把互聯網納入到思考中來,思維模式也會因此發生變化。相比傳統的思維模式,融入了互聯網基因的個人思維模式將更好的幫助個體釋放潛能、實現個體發展。
當今中國經濟與社會即將迎來劇烈的變革,互聯網+將成為新經濟時代的啟明星。從個體到產業再到國家,未來的中國社會發展會在多個層面受到互聯網的劇烈沖擊。對于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來說,這將是巨大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