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新覺醒。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大計。樹立美麗中國新思維,構建生態保護的底線思維、文明系統構建的整體性思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辯證思維、治國理政的綠色思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徑,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將發展理念制度化,制定生態保護紅線頂層設計,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科學統籌、協調治理,實現永續發展。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邁向新起點。弘揚中國理念,闡釋中國夢的世界意義,樹立“化成天下”的外交新思路。以正確義利觀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旗幟,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新理念。以“一帶一路”戰略作為突破口,以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作為外交戰略的基石,全方位深化對外交往,對外戰略趨向“有所作為、積極進取”,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正在揭開新的歷史篇章。
全面從嚴治黨開創新局面。堅持把抓作風作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切入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為從嚴治黨持續注入新動力。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營造廉潔從政新氣象。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全方位從嚴管理黨員干部,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態。堅持依法執政、依規治黨,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推動全面從嚴治黨開創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訪問時引用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名言:“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航程并非一帆風順,必須以新常態思維認識世界、順應時代潮流,準確把握、主動適應、積極引領新常態,進一步增強戰略定力、保持平常心態,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艘巨輪繼續乘風破浪、順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