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結伴不結盟”是對中國不結盟政策的重要調整

2015-04-29 09:45 來源:《世界知識》  我有話說
2015-04-29 09:45:27來源:《世界知識》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結盟缺少可行性

  在政策層面,主張結盟論者不可避免地遇到與誰結盟的問題。結盟需要雙方同意,“一個巴掌拍不響”。從增加實力、防止孤立、減輕美國壓力出發,國內一些專家認為與俄羅斯結盟對中國最有意義,但在現階段,中俄結盟缺乏條件和基礎。而與周邊小國結盟對中國的好處有限,向這些國家提供安全保障,未必能消除其不安全感,這牽扯到復雜的歷史恩怨和地緣政治因素。

  2014年初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有關中俄結盟的話題再度被熱炒,普京總統明確拒絕中俄結盟,他在2014年4月中旬一次與民眾連線活動中表示,不會與中國結為軍事政治同盟,因為結盟機制已經過時。

  中俄難以結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不愿構建“反美”同盟。中俄與美關系不再是簡單的敵友關系,敵友界限相對模糊。中俄開展了高水平政治與安全合作,有化解美國壓力的合作需求,但均不愿與美國重新陷入公開的陣營對抗。俄羅斯仍希望與美國為首的西方打交道,引進技術、資金,促進經濟發展。二是可能引發領導權之爭。美國同盟體系遍布全球,美國是當之無愧的盟主。從中蘇同盟的歷史看,蘇聯搞大國沙文主義導致同盟的破裂。目前俄羅斯實力雖然比蘇聯時期大幅下降,但也不愿做“二把手”,結盟有損雙方關系的平等性。三是不愿“自縛手腳”。結盟是把雙刃劍,雖可以增強安全,但也限制了行動自由。烏克蘭危機后,歐、日、澳等盟國追隨美國對俄制裁,俄羅斯進行了反制裁。假設中俄結盟,中國是否要與俄羅斯保持步調一致?這個問題并不容易回答。四是無助于應對新威脅。中俄面臨的威脅多元化,非傳統安全威脅增多,兩國對外政策的輕重緩急不同,結盟未必能解決最緊迫問題,現有的軍事政治同盟在應對各種新型挑戰面前早已捉襟見肘。五是存在意識形態差異。盡管存在美國與海灣君主國家這樣意識形態差異大的同盟,但有生命力的同盟多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北約自詡“民主國家同盟”,對前蘇東歐國家加入北約設置“民主國家”的前提條件。當年的中蘇結盟除了面臨共同威脅外,雙方均為社會主義國家。目前中俄除了共同利益外,意識形態紐帶不足。

  此外,主張結盟論者也面臨與現有中國政策對接的問題。中國外交實踐一直沿著不結盟的軌道運行,與各國基于不結盟的原則發展關系,轉換軌道缺乏著力點。中國一貫批評美國強化軍事同盟是冷戰思維,反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同盟。假如中國放棄不結盟政策,不僅未必能化解美國同盟體系的壓力,反而喪失了道義制高點。解決中國與外部世界摩擦碰撞增多的問題,仍需要從發展壯大自身實力做起。20世紀70年代,蘇聯威脅增大,中美實際上結成了“準同盟”。目前中國面臨的威脅復雜化,但遠沒有像冷戰時期那般惡劣。總體上,中國的安全環境得到了改善,結盟的緊迫性下降。

  構建伙伴關系網絡:解套結盟爭論

  構建全球伙伴關系網絡并不是變換軌道、另辟蹊徑,而是源于中國外交實踐的“路徑依賴”,是結交“鐵桿朋友”的著力點。

  構建伙伴關系網絡已具備基礎。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與主要大國、周邊國家、非洲國家、拉美國家構建了名目繁多的伙伴關系。總體來說,中國構建的伙伴關系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另一類是帶有“戰略”字樣的伙伴關系,“戰略伙伴關系”、“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中國建立的最高級雙邊關系,目前中國與越南、緬甸、泰國、老撾、阿富汗等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巴基斯坦建立了“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伙伴關系的分類表明,中國對外關系親疏有別,并不是像主張結盟論者所批評的那樣,要與所有國家構建同等程度的親密關系。

  一般來說,伙伴關系提升到戰略層次,意味著雙方都應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合作從政治、經濟、人文領域擴大到安全、國際領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比“戰略伙伴關系”層級更高。“全面”表示雙方的合作是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合作超越雙邊;“戰略”表示在重大問題上有共識,雙方的合作具有全局性、長期性、穩定性,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差異,不受一時一事的干擾。“伙伴”關系表示雙方合作平等、互利、共贏,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努力擴大共同利益。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國家意味著戰略互信增多,各自將對方視為本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甚至制定雙邊關系中長期發展規劃。

  2013年3月以來,中國在構建伙伴關系方面積極有為,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戰略伙伴關系”建設,與印尼、馬來西亞、韓國、蒙古、新西蘭、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拉、巴西、法國、德國、英國、希臘、白俄羅斯、塞爾維亞、南非、阿爾及利亞、埃及等國不同程度地提升或深化了“戰略”伙伴關系。二是充實戰略伙伴關系內涵。與蒙古、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建立的戰略伙伴關系聲明中包含了安全保障內容。如2014年8月發表的中蒙聯合宣言規定,雙方“不從事任何損害另一方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活動,不簽署任何損害另一方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條約,不加入任何損害另一方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同盟、集團,不參與上述同盟、集團任何針對對方的活動。不允許任何第三國家、任何組織或團體在本國領土上從事損害另一方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活動”。在戰略伙伴關系中,中方尊重對方的社會制度、主權和領土完整,對方在臺灣問題,涉藏、涉疆等問題上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在充實戰略伙伴關系方面,有的內容更具體。如2014年7月達成的中韓加強戰略性安全合作包括:兩國元首互訪機制化、推動外交安全對話機制化、繼續開展兩軍高層往來與國防戰略對話等內容。

  構建伙伴關系網絡是中國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為結交“鐵桿朋友”所做的積極努力,但是要構建“不是盟友、勝似盟友”的伙伴關系,還有待于理論和實踐的進一步完善。目前構建伙伴關系網絡面臨界定不清、一些戰略伙伴關系缺乏“戰略性”的問題。筆者試圖從過去兩年的戰略伙伴關系構建中找出有連貫性的表述,有困難。有的雖不是“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卻包含了安全合作內容;有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卻無安全合作內容,如2014年中國與委內瑞拉和阿根廷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雙邊聯合聲明中就沒有涉及安全合作。此外,戰略伙伴關系與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之間也不是由低到高、必然要跨越的兩個階段。2014年11月,中國與新西蘭的關系由“全面合作關系”直接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既廣交朋友,又精益求精地結交“鐵桿朋友”;既兼顧雙邊關系的發展現實,又系統性地規劃伙伴關系建設,恐怕是中國今后構建伙伴關系網絡面臨的課題。

  原標題:構建伙伴關系網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