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建設永遠在路上,要將法治建設置于官場秩序之中
2015年是否還會有更大的“老虎”,沒有必要去猜想,反腐敗的問題并不是說具體抓某個“老虎”的問題,而是發現什么打什么,發現“蒼蠅”打“蒼蠅”、發現“老虎”打“老虎”。反腐敗,不是為了抓“老虎”而找“老虎”,也不是政治斗爭。反腐敗并不是政治運動,而是依靠法律、遵循法律的法治運動。因此,如果有證據的話,大“老虎”該抓還得抓。
反腐敗最大的特點就是打寡頭,寡頭向上影響國家、影響國家政策,向下則深入黑社會。從落馬的“大老虎”來看,一倒一大片,這就屬于寡頭性質。如果黨內寡頭形成,由經濟寡頭變成政治寡頭,國家就要遭殃了。一個典型例子,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時期,前蘇聯就是寡頭政治,普京上臺后首要工作就是打寡頭。關于烏克蘭的亂局,人們普遍認為是俄羅斯造成的,實則是寡頭之間的競爭。中國也是這樣一種情況,查處一個人牽連出一大串,非黨組織逐漸形成,利益鏈浮出水面。這種黨內的非黨組織其實就是小圈子、小團體、中國古代稱之為“朋黨”。
中國官場新秩序已經建成的這種麻痹思想要不得,比如中央的大規模反腐敗,很可能有“蒼蠅”“老虎”的反撲;制度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終結。從法治建設的角度來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將法治建設置于官場秩序之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已經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國的法治建設路徑、方向已經明確。官場秩序的建立要隨著時代變化、社會經濟的變化而改變。所以說,永遠不能有官場秩序已建成的麻痹思想,官場建設永遠在路上,這是一個永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