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 新亮點 新舉措
——二論以新作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作者:國家社科基金決策咨詢點首席專家、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石建勛
核心觀點
在經濟運行困難比去年增多、經濟下行壓力比去年加大的復雜形勢下,7%的增長率與政府確定的年度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吻合,依然處于合理區間,這實屬不易,在全球范圍內仍屬“高速”。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經濟正在平穩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不可逆轉地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
今年開始,中國經濟正式進入“7時代”,這是引領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標志性一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發布后,國際上唱衰中國經濟的雜音再起,國內也有一些善良人士擔憂中國經濟或步入下行軌道。如何評價中國經濟運行狀況?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前景?這里從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中國經濟新常態是進行時而非完成時
無論從理論和現實考察,還是從國內外環境和條件變化的分析判斷,中國經濟新常態是“進行時”而非“完成時”。這是因為,一方面,新舊常態轉換是一個緩慢復雜的過程,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傳統的動力和新的動力正處在一種膠著的狀態,一些地方政府對增長率的崇拜和熱衷于大拆大建的舊習慣短期內也難以根本改變。這將導致未來三五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波動。這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必然要面對的困難和問題。引人注目的是,一季度中國經濟克服各種困難向世界交出了靚麗的答卷:經濟增長率小幅回落至7%,但較去年第四季度增長了1.35%。在經濟運行困難比去年增多、經濟下行壓力比去年加大的復雜形勢下,7%的增長率與政府確定的年度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吻合,依然處于合理區間,這實屬不易,在全球范圍內仍屬“高速”。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經濟正在平穩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不可逆轉地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
主動適應新常態,中國經濟有新亮點
如果我們對新常態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增速降低”,那么無疑是在用舊思維看新常態,容易忽略“增速降低”新常態的新亮點。
亮點之一是增長質量在提升。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升至51.6%,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和裝備制造業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0和1.3個百分點;新登記注冊企業數同比增長38.4%;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41.3%;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6%。這些數據說明新產業、新業態、新主體、新生動力正在加快孕育,經濟增長的內涵和質量都在穩步提高。
亮點二是民生和就業得到持續改善。雖然增速放緩,但衡量民眾實際生活水準的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作為“民生之本”的就業數據,均呈現穩步增長以及穩定態勢。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增8.1%,“跑贏”7%的GDP增速。2014年實增8%“跑贏”當年7.4%的GDP增速。就業方面,去年我國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逆勢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同比多增12萬人,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達320萬。
亮點之三是對外開放有新突破。“一帶一路”建設的愿景規劃與行動正式發布;“亞投行”朋友圈迅速擴大,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超預期;上海自貿區擴容,新設天津、廣東、福建三個自貿區;中韓自貿區談判全部完成,中澳自貿協定結束實質性談判,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取得新突破。這將為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新機制。
亮點之四是資本市場持續活躍。去年下半年來,股市的繁榮不僅為企業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注入了正能量,也為提高老百姓財產性收入,刺激消費帶來了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引領新常態有新舉措
在堅定中國經濟新常態光明未來信心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回避矛盾和問題。怎么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注意到中央一系列的會議運籌帷幄,明確引領新常態的新舉措。
一是以深化改革釋放經濟活力。中央提出要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快改革開放步伐,保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綜合平衡,調動各方積極性,狠抓工作落實,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二是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中央一再強調,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我國經濟實現動力轉換的關鍵。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需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經濟發展“第一引擎”,努力讓創新創業成為經濟新動力“破繭成蝶”的最佳手段。
三是適時啟動政策工具箱穩增長。中央強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大定向調控力度,及時進行預調微調。中國政府的政策工具箱可選項有許多。
四是投資拉動要選好項目。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中央提出,要注重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認真選擇好投資項目,做到有市場,有長期回報。一方面要增加有效投資,一方面要化解過剩產能,新舊增長動力才能實現轉換。
五是刺激消費要改善消費環境,挖掘消費潛力,提升消費水平。中央指出,要注重擴大消費需求,有針對性地挖掘消費潛力,努力提高消費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瞄準消費升級趨勢性變化挖掘消費潛力,重在加強產業創新、降低現代服務業的準入門檻。為了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國家已經推出有效措施。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通過完善稅收調節等政策,增加群眾購買意愿較強的消費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