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海外城市騷亂對城市管理的啟示

2015-05-25 11:12 來源:《紅旗文稿》  我有話說
2015-05-25 11:12:17來源:《紅旗文稿》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二、海外城市騷亂對城市管理的啟示

  1.城市文化建設要注重培育青年人“共識價值觀”。

  青年人是參與上述城市騷亂的主力軍,而這些青年大多數都沒有工作。2013年5月8日,國際勞工組織發布《2013全球年輕人就業趨勢》,報告顯示“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青年失業率問題越來越惡化,如不及時解決,將成為社會動蕩的隱患之一。”英國《經濟學家》這樣報道:“這是失業的一代,畢業即失業。在全球仍處在經濟危機復蘇的背景下,失業在年輕人中蔓延,年輕人群當中的高失業率構成了‘社會、經濟和政治威脅’。”美國一份民調結果顯示,近期畢業的美國大學生有超過40%沒找到工作。而在歐洲的希臘、西班牙等國,“不在校、沒工作、沒有接受職業培訓”的“三無青年”占同齡人六成以上。

  因此城市文化建設要特別關注青年人的成長和發展,培育他們對生活城市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政府要積極創造機遇和創新管理,讓青年人從街頭暴力回到社區建設,從網絡游戲回到現實生活,從失業失望回到就業希望,從個人主義回到群體共識中。

  2.社會公平正義是創造城市“族群和諧共存”的基礎。

  英美都是發達國家,但大本鐘的高聳和華爾街的輝煌并不能掩蓋某些角落的暗淡。比如在美國很多城市的少數族裔聚居區,那里聚集了大量外來移民,其生活水準甚至政治待遇都令人堪憂。此次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小城桑福德遭射殺的17歲黑人少年馬丁,就來自離異家庭。原本一起并不復雜的槍擊案,在遭遇了種族、槍支管控、大麻合法化、司法公正等問題后,美國社會的新仇舊恨巧合地集中到了這起案件中。底層民眾在遭受強烈的事件刺激后,長期醞釀的對社會不公的情緒就容易集中爆發,從而造成大的動蕩。由此看來,社會公平正義是所有政府創造和諧發展的基礎。

  公權濫用問題是阻礙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常見因素。其中警察或城管所代表的公權往往成為引發騷亂沖突的導火索。公眾在觀察和評判類似的事件時,自然會提出如下疑問:美國的警察為什么一定要射殺一個手無寸鐵的黑人少年?突尼斯的城管為什么非要施暴并逼迫一個商販自焚?當然,警方或城管也許有自己的解釋。但后來發生的大規模騷亂說明,無論官方怎么解釋,在眾怒面前都顯得很無力。由此看來,行使公權力尤其是強力部門的公權力,務必慎之又慎。濫用公權必然導致民眾的反彈,甚至是強力的反彈。

  3.依法執政需要摒棄“法不責眾”、“強施以法”的維穩思維。

  2013年夏天發生的騷亂事件基本上都圍繞著“大節慶、大賽事”,美國騷亂更是涉及種族歧視這樣的敏感話題,按照許多人的思維,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當地政府應該盡快降低此事的負面影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我們看到的是在騷亂過后,在大多數西方政府的法治觀念中,沒有“法不責眾”這個詞,誰只要犯法,誰就必須付出代價,但誰沒有犯法,也不會因為輿論壓力而強施以法,討好民意。

  在土耳其騷亂和巴西騷亂中,政府機構已然摒棄了“法不責眾”的思想,他們并沒有因為抗議騷亂是群體性事件而放任自流,而是對那些故意挑起騷亂的人員進行了逮捕。對于美國“齊默爾曼槍擊案”,該案經過律師長達一年多的取證調查,最終宣判齊默爾曼無罪。在面對多個城市出現游行示威時,四名陪審員在隨后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黑人少年的死讓我們心情沉重,但我們只是做了法律要求我們做的事。”齊默爾曼槍擊案雖然在美國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案件的審決過程中,種族沒有成為依法判決的絆腳石,也沒有因為輿論壓力而強施以法。

  4.網絡時代城市治理需要重視對社交媒體的“網絡執政”。

  在近年來國外頻發的城市騷亂中,即時通訊和社交媒體的煽風點火讓政府苦不堪言。據西方媒體報道,參與騷亂的不少青少年都使用智能手機,并通過即時消息分享信息、協調行動,商討攻擊目標,通報警方動向,告知潛在的襲擊地點,還有人利用群發功能大量散布鼓動騷亂的言論。而臉譜、推特等社交網站對此類騷亂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這些騷亂事件中,青年人成為熟練掌握這種工具的主力,新技術加上新青年使得這種“自組織能力”加強,從而形成了以“社交網絡為推手,90后青年為主體,一地出事,全國助威”的城市騷亂新格局。

  在中國,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體與國外的黑莓通訊、臉譜和推特等社交網站類似,將對城市的穩定與否起到重大作用。因此,作為城市管理者,在網絡時代的城市治理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社交媒體的“網絡執政”,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和實效化,確保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有機結合,從而最終實現由傳統的“保穩定”進入“創穩定”的新思路。

  (注:本文系筆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突發事件網絡輿論傳播模式和演進機制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