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余愛水少將:最好的軍事文化在中國

2015-05-28 17:03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5-05-28 17:03:41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三、人民軍隊文化最先進

  如果說,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和尚武之風,造就了中國軍事文化的第一座高峰;那么,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則迎來了中國軍事文化發展新的“黃金時代”。

  有學者統計,人民軍隊自建軍以來,共打過400個戰役,敗仗僅有10個。世界上沒有哪一支軍隊能夠如此。

  這支軍隊,起家一窮二白,卻像“大熔爐”一樣,有著能夠熔化一切的無窮力量。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起義、投誠和接受和平改編共188萬人,包括將領1500余名,涉及陸軍240個師,海軍大小艦艇97艘,空軍飛機128架。188萬來自敵對營壘的官兵,全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轉化、改造了。解放軍派去一名指導員,就能徹底改造百十人的一個連,派去幾百人的工作團,就能徹底改造幾萬人的一個軍或一個兵團。這在世界五千年戰爭史上,獨一無二。

  這支軍隊,一度只有“小米加步槍”,卻勇猛無畏、令敵膽寒。1900年時,兩萬“八國聯軍”便可橫行中國直入北京;可是在1950年,打著“聯合國軍”旗號的“十六國聯軍”剛接近中國東北邊境便被志愿軍打得大敗而逃。朝鮮空戰,美空軍飛行員有相當一部分參加過二戰,飛行時間均1000小時以上。年輕的人民空軍飛行員,個人飛行時間僅100小時左右,飛噴氣式飛機平均只有20多小時。就是這樣一支軍隊,以“空中拼刺刀”的豪氣,迎擊世界頭號強敵。美國飛行員后來心有余悸地說,“他們好像要跳出飛機和我們近身格斗似的。”松骨峰戰斗,志愿軍戰士邢玉堂被美軍凝固汽油彈擊中,他帶著呼呼火苗撲向敵人。在這個“火人”面前,美軍士兵只能看見那把尖頭帶血的刺刀,他們由于恐懼而渾身僵硬。邢玉堂連續刺倒幾個敵人后,緊緊抱住一個美國兵,咬住他的耳朵,兩條胳膊像鐵鉗一樣箍住敵人肉體,直到兩人都燒成焦炭。一次又一次殊死搏斗,志愿軍以落后裝備頂住了強敵進攻,創下世所罕見的壯舉。斯大林得知這一仗的情況,不禁感慨:中國軍隊真是一支偉大的軍隊!

  朝鮮一戰,恢復了中國人自鴉片戰爭之后的百年間喪失了的民族自尊和自信。由此,西方第一次對侵略中國的選擇感到了畏懼。

  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大渡河精神、南泥灣精神、抗大精神、狼牙山精神、老航校精神、上甘嶺精神,到空中鐵拳精神、海上猛虎精神、神威精神、“兩山”精神,從南沙精神、紅其拉甫精神、甘巴拉精神,到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從黃繼光精神、邱少云精神,到雷鋒精神、王杰精神,等等,每一個精神背后都是一卷史詩、一座豐碑、一個寶庫。正如毛澤東所言,“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

  80多年的非凡征程,人民軍隊造就了一個個至今難以復制的奇跡,不僅開創了中國革命和軍隊建設的新局面,對于世界軍事舞臺也已產生并將繼續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思往日深者,見未來遠。

  毛澤東初上井岡山時,曾半開玩笑說:“我是文人,軍旅之事未曾學也。”后來的戰爭實踐卻證明,他指導和駕馭戰爭的水平遠在職業軍人之上。究其原因,恰恰在于其政治才能他人莫及,政治優勢成為了人民軍隊勝利的首要因素。換句話說,共產黨的軍隊主要贏在文化軟實力上。

  文化的力量,是最持久最頑強發揮作用的力量,也是能最終制勝的力量。那么,人民軍隊制勝的文化基因是什么?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勝利之魂——

  “在解放軍那里,‘黨指揮槍’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美軍如是感嘆,“在戰爭中還從未發現一支健全的共產黨軍隊陷入解體。不管這支軍隊如何遭到慘敗,損失如何嚴重,或者近期根本看不見勝利的前景,他們總是能從暫時的失敗中恢復過來”,“只要黨組織還保持完好,他們就有抵御能力,避免在肉體和精神上陷入崩潰。”

  三灣改編開始了一個創舉,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連上”,人民軍隊實行“雙重組織”制,黨組織與行政組織完全融為一體,這一創舉一經建立就顯示出巨大威力,成為我軍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源泉。毛澤東在總結井岡山斗爭的經驗時就講,“紅軍之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陳云也曾說過:“我們的軍隊也會打敗仗,但是打不垮。被人家俘虜去,還一個一個跑回來。在別的軍隊里頭,一個連長、團長、師長反水,就可以把隊伍帶走,可是我們的軍隊不是這樣。某個什么長反水,下面的戰士可以把他殺了,不跟他去。這是什么力量呢?這是黨的力量。”美國蘭德公司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用槍桿子奪取了天下的政黨,是一個具有偉大軍事傳統的政黨,是一個在軍事思想、戰略戰術上富于創造精神的政黨,是一個在軍事斗爭中運籌帷幄、具有強大戰略優勢的政黨。

  官兵一致、尊干愛兵、實行“三大民主”,激發出無窮戰力——

  抗戰相持階段,蔣介石準備效仿共產黨,宣布派前線1/3的兵力到日軍后方開展游擊戰,“以打游擊起家的中共亦為中國人,中共可以打游擊戰,國軍當亦能打游擊。”但這么多的國民黨軍進入敵后,對日游擊卻沒有打成。為了訓練游擊戰的干部,蔣介石于1939年在湖南衡山開辦了“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主要請第十八集團軍參謀長葉劍英所率的一批八路軍教員任課。

  共產黨的教員們坦率地介紹,打游擊戰的根本前提是軍民打成一片,官兵同甘共苦。并列舉了八路軍從總司令到士兵都吃一樣的伙食、穿一樣的衣服的例子。國民黨軍官聽后無不嘆息:“不要說軍長、師長,就是要求自己部隊的連長與士兵過一樣的生活也辦不到。”

  依照馬克思主義民主思想,借鑒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結合我們的實際,發展形成了以政治、軍事、經濟“三大民主”為主要內容的人民軍隊的民主制度,并一以貫之地堅持下來,官兵們所享有的民主的深度、質量及氛圍,都是其他任何軍隊不可比的。在這里,有著人類迄今為止最徹底、最美好的民主。

  把人民利益舉過頭頂,使勝利有了最深厚的力量之源——

  60多年前,延安寶塔山下一篇《為人民服務》傳頌至今,道出了這支軍隊的宗旨本色,“我們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的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人民軍隊不僅用熱血和生命保衛人民幸福生活、詮釋著宗旨本色,也時時處處體現著為民之情和愛民之心。

  朝鮮戰場一次激烈山地防御戰中,志愿軍從正面一次次發起沖鋒,傷亡慘重卻攻勢不減。開始韓國軍人不理解,中國軍人為什么不改換一個進攻方向。后來才發現,山頭兩側下方是朝鮮村莊,中國軍隊如果從側面發起進攻,很容易傷及無辜朝鮮百姓。這一發現,使韓國軍人的良心受到極大震撼,覺得志愿軍是仁義之師,是不可戰勝的。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在遭受核污染威脅的福島附近地區,日本自衛隊官兵以自己健康為由拒絕進入災區。當地市長非常氣憤,指著日本軍人說:“中國的解放軍救災時怎么都能處處沖在前面呢?”

  對人民的無限忠誠,自然贏得了最廣泛的擁護與支持,這樣的軍隊如何不能取得勝利?陳毅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廣大老百姓“最后一碗米當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件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兒子送到戰場上”,至今令人動容。

  植根于中華文化的深厚土壤,人民軍隊還總結創造了一系列思想理論、方針原則和戰略戰術,游擊戰“十六字訣”、解放軍“十大軍事原則”等,無不閃耀著深邃智慧的光輝。

  縱觀古今中外,不論是軍事思想、優良傳統,還是制度設計,人民軍隊獨特的文化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是世界軍事文化的瑰寶,是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靈魂命脈。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