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南湘西自治州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州長 郭建群
推進改革創新,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四個全面”治國理政方略的重要內容,順應時代新潮流,符合發展新要求,適應人民新期待,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和廣大老百姓高度關注的身邊大事。這一輪改革,啃的是利益格局打破的“硬骨頭”,涉的是體制機制創新的“深水區”,打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戰”,需要智慧膽識,也需要決心勇氣。
一、推進改革創新,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破冰”
沒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沒有改革的大突破。思想觀念上能否破冰,決定著改革創新能否突圍。
一要堅定政治立場,把握改革方向。推進改革創新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必須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統領,以創新驅動為動力,保持政治堅定性,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守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準改革脈搏,開好改革藥方,牢牢把握改革創新的正確方向,保證改革“接上頭”“不跑偏”。
二要克服僵化思想,勇于創新突破。當前,體制機制障礙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這是難啃的“硬骨頭”。特別是有的同志擔心改革“肥水流入外人田”,借口上級沒有政策而安于現狀,要根據這一封閉僵化的思想實際,積極倡導敢闖敢試、開拓進取、合作開放、自我革新的意識,自覺跳出條條框框的限制,打破思想的藩籬,只要符合改革方向和“三個有利于”標準,就要大膽試、大膽闖,堅決破、堅決改,堅定不移把改革創新引向深入。
三要主動大膽作為,做到敢于擔當。全面深化改革是需要涉險灘、過深水區,“正面阻擊”不少,“側面夾擊”也很多。要敢于迎難而上,面對改革中的深層次難題,面對革自己命、削自己權等具體矛盾,決不搞避重就輕、推三阻四,應積極主動研究改革舉措。特別是要敢于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怨氣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開、情況很復雜的地方去打開局面,真正成為改革的主心骨。同時,要大膽突破,只要是對黨和人民有利、符合制度規則和發展規律的事情,就堅決果敢決策,切忌議而不決、久拖不決,以致錯失機遇、貽誤發展。
二、推進改革創新,核心要在重點難點上“破題”
改革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抓重點、難點,找準突破口,需要攻堅克難,在破題上下功夫、求實效。
一是在經濟體制改革上要先行先試。要高度重視經濟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為推動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化解金融危機等難題,顯現出自己的優勢,但是政府與市場、投資與消費、穩增長與調結構、壟斷與競爭等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深層次矛盾也很突出。要大膽先行先試,進一步優化調整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等多元主體之間的權責關系,通過改革創新,不斷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改革紅利,促進改革創新效益最大化。
二是在政治體制改革上要積極穩妥。政治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有利于人民群眾充分享有管理國家、經濟、文化、社會事務的權利,有利于人民群眾享受改革發展成果。要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增強政府在調節經濟發展、解決社會矛盾、協調利益關系、促進社會生產等方面的引導和調控能力。
三是在文化體制改革上要把握方向。由于冷戰思維,當前西方國家利用文化轉播,把所謂的民主、自由、正義等價值觀,全方位向中國滲透,這種情形嚴重干擾了我國治理正確的發展方向。所以,作為領導干部,要保持定力,注重在文化方面不被“西化”,不斷提升文化的“軟實力”,從觀念和價值上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是在社會管理改革上要堅守底線。當前,國家治理、地方治理事務空前復雜,各類矛盾交匯聚集,急需推進社會管理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為社會穩定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制度保障。在社會管理改革方面,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堅守綠色生態、安全發展、民生保障、社會維穩四條底線,著力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確保社會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