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進改革創新,關鍵要在方法措施上“破局”
推進改革創新,就是要消除體制機制上的弊端,打破體制機制的障礙,從方法措施上“破局”,確保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轉換體制機制,調整利益格局。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相結合,既依靠頂層設計指路,又通過基層實踐探路,實現改革“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有機統一。要勇于削自己的權、剝掉自己的利,敢于觸動一些部門和一部分人的利益,公平公正優化利益格局。當前,要重點搞好政府職能轉變的“接”“放”“管”工作,切實把該放的權放好,把該管的事管好,加大審批難問題治理力度,強力推行“一口受理”“限時辦理”“規范辦理”“透明辦理”“網上辦理”,著力打造陽光政府、服務型政府,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抓好分類指導。堅持以重大問題為導向,圍繞老百姓最期盼的領域、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找準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形成一批看得見、摸得著、效果好的改革成果,并以解決問題的成效來檢驗改革、校正改革、優化改革。要實行分類指導,對中央已經明確的改革,要大步推進不拖延,堅決落實到位;對中央有要求但沒有出臺具體實施意見的,要加強調研,做好準備;對一時看不準、又必須推進的,采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取得經驗、形成共識后再穩步推開。
三是注重統籌協調,堅持標本兼治。改革是一場持久戰,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堅持統籌協調,確保重點領域改革與配套改革協同推進,體制內改革與體制外改革同步進行,實體性改革與程序性改革密切配合,部門改革與地方改革相互促進,防止“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現象。要落實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發揮基層和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改革創新的合力。要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抓住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不失時機治本,攻克體制機制的頑疾。
四是堅持依法依規,確保規范有序。改革創新和依法治國是目標方向一致、相輔相成、并行不悖的。在推進改革創新過程中,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堅持依法推進,確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致力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公正司法,讓改革創新中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獲得應有的法律保障;必須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改革創新在良好的法治氛圍中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