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服務業發展:不在速度在結構

2015-06-04 09:36 來源:大眾日報  我有話說
2015-06-04 09:36:31來源:大眾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李慧中

  中國經濟正走在以重化工業發展為主轉向以服務業發展為主的道路上。今年是“十二五”的尾年,各個地方也進入了“十三五”規劃醞釀與制定的工作階段。回瞻“十二五”規劃制訂與實施過程,很多地方提出的服務業比重增長目標,都遠超全國同期增長4個百分點的規劃目標。五年過去,各地的實踐結果距離規劃目標參差不齊,事與愿違的也不少。的確,中國經濟已到了超越重化工業階段的轉折點,但是各地一味地熱衷于發展服務業的勢頭顯然存在偏頗,而這與我們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階段的認識有誤不無關系。

  一些學者基于服務業產出過半,認為世界已經進入了“后工業社會”,但大部分服務業其實是服務于工業生產的,因此應該叫“新工業經濟”

  最早提出并歸納服務經濟的美國經濟學家富克斯在1968年說道:“由英國開始擴展到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變具有‘革命’的特征;而美國已深入發展并在所有國家表現出來的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變盡管較為緩慢,但從經濟分析角度看同樣具有革命的性質。”富克斯說這句話的時候,大多數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服務業增加值已超過50%。進入到本世紀初,2000年OECD國家的服務業增加值平均達至70.4%。發展中國家中的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平均高達63.5%的水平,撒哈拉以南非洲也達至51.4%的水平,而南亞也到了50.0%的水平,世界平均值為67%。

  整個世界達到如此高的服務業比重,確是“革命”的,但此種革命是“緩慢”的。OECD國家花了32年時間,從占比50%左右發展到70%左右,也就增加了20個百分點。比正確認識過程或速度的“緩慢”更重要的,是對服務業發展內容的清醒認識。人們往往根據服務業占比過半,來判斷當前世界經濟的“服務經濟”性質。對這樣的只看總量不看結構的判斷,學界有著不同的意見。富克斯“服務經濟”概念的提出,似乎表明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財富已經豐富到了這樣的地步,以至于對服務產品的消費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需求。這個社會因此被稱作“豐裕社會”或“后工業社會”等。按照這樣的觀點,本世紀初的整個世界已進入“服務社會”,盡管各個國家有所不同。經濟學家貝爾隨后提出“后工業社會”理論,他將服務業本身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  在農業社會,生產率低,有剩余勞動力但素質差,因而服務業主要為個人和家庭服務;在工業社會則以與商品生產有關的服務為主;在后工業社會,知識性服務和公共服務成為主要的服務業。部分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服務業產出過半的事實,認為服務業供給過半不是對服務產品需求過半的結果;相反,是對物質產品的需求從而物質生產規模擴大,使現代企業生產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的結果,是工業生產以新的方式進行尤其是投入更多服務的結果。按照這種方法論,現代經濟只能叫“新工業經濟”。

  “服務經濟”或“后工業社會”與“新工業經濟”爭議的實質是,當代以至未來社會生產的主要內容究竟是服務產品還是物質商品?爭議的實質其實是“生產什么”與“怎樣生產”的問題。

  “新工業經濟”論認為,服務產出過半并不等于整個經濟進入了以服務需求為主的“服務經濟”模式;相反,當前的經濟“服務化”仍然服從于以物質產品的需求為動力的“新工業經濟”模式。新工業經濟“一新”在生產的技術進步已經不再主要依靠體力勞動為主要勞動投入方式,生產企業中的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遠多于一線體力勞動人員;“二新”在社會分工深化使物質生產企業中原先內置化的為生產而進行的各類服務活動,外置化為由獨立的服務企業來從事;“三新”在科技進步和服務生產獨立化的要求,使與人力資本生產有關的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這就是說,主要不是“生產什么”發生了根本變化,而是物質產品“怎樣生產”發生了根本轉變。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