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教育引導,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松
從整體看,我國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主流積極健康,擁護黨的領導,擁護改革開放,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是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名副其實的建設者。但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來源多元、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他們中也存在著權錢交易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教育引導,什么時候都不可放松”。我們的理解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
一些商人為什么要把財產、親屬轉移海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黨和政府沒有信心,歸根到底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信心。這表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很有必要。
(二)深化時事政策教育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正處在深度轉型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種風險開始集中暴露。如何分析現實,如何看待前進中的困難與問題,成為當下人們關注的焦點。要通過各種教育形式,如領導接見會、情況通氣會、征求意見會、政策討論會、調查研究會、民主協商會等不同方式,深化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時事政策教育。幫助他們認清現實,正視困難,保持定力;教育他們,對未來既不能盲目樂觀,浮躁冒進,也不能悲觀失望;要引導他們緊跟中央,扎扎實實地做好企業基礎管理工作和技術創新升級工作。
(三)深化道德、法律和社會責任教育
習近平指出,“發展經濟要發揮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作用,但不能就是一個勁地招商引資,見物不見人,要關注他們的思想”,“同他們交思想上的朋友”,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續用好光彩事業等載體,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做到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
一是要廣泛開展遵紀守法教育,增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法治意識。二是要加強從商道德教育,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自覺維護中國制造的信譽。三是要強化社會責任教育,樹立正確的財富觀、消費觀、事業觀、慈善觀。四是要加強誠信企業建設,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遵守市場規則,自覺維護市場秩序。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也有重要的引領意義。正人先正己,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做到“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只有這樣,才能夠理性面對名利場的各種誘惑,把事業做好。
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教育引導,要創新方式方法,適應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成長規律和行為特征,形成更有針對性、時效性和吸引力、說服力的教育培訓模式,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和水平。
三、不斷提高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統戰工作水平
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不斷壯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隊伍越來越龐大。要做好7000多萬人的統戰工作,僅靠各級統戰部門是遠遠不夠的,要充分發揮工商聯的作用;各級黨委和統戰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當前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統戰工作存在的問題要加強研究,大膽創新,不斷提高工作水平。(一)以問題為導向,形成健康的政商關系。(二)堅持標準,做好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政治安排工作。(三)適應改革形勢,充分發揮工商聯的橋梁和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