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以銀行業深層改革助推“金融資本力”

2015-06-26 10:08 來源:文匯報  我有話說
2015-06-26 10:08:20來源:文匯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國際壓力與水土不服并存

  毋庸置疑,中國銀行業改革這些年來成績顯著。一個顯性的證據是國有銀行的指標水平不斷提升,例如在衡量銀行業競爭力的資本充足率、資產利潤率、資本利潤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貸款率以及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等關鍵指標方面,四大國有控股銀行均有顯著改觀。中國工商銀行更是成為全球資產規模最大也最賺錢的銀行,其2014年的利潤總額達到450億美元。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這家看起來最賺錢的超級企業,其主要利潤來源是利率尚未真正市場化背景下的存貸差。中國工商銀行2014年在海外市場取得的稅前利潤僅僅為30.23億美元,不及國內市場利潤的十分之一。這與美歐大銀行動輒40%的利潤來自海外的數據相比,顯然不在一個層級上。按照國際標準,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代表的中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在全球3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排名中居于第四層級,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方面,中資銀行在國際化網絡建設、IT系統建設、產品與企業創新以及風險管控方面依然較為落后,特別是屬地化管理水平更為落后。而美英等國的大銀行在這方面已經建立了一套相當成熟的管理體系,來避免國際化過程中出現的“水土不服”問題。這種看起來似乎十分簡單的“本土化”戰略真正實施起來卻殊為不易,它不僅需要企業建立一套制度化的管理系統,還需要一大批具有跨國家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全球化經理人來實施。而這種國際化的人力資源恰恰是中資銀行目前最欠缺的。

  目標在于鍛造“金融資本力”

  因此,由交行“混改”啟幕的中國銀行業“二次革命”,是在經濟全球化的邏輯框架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應國家發展戰略,通過深層次市場化改革,力圖將自己打造為服務于國內經濟轉型與國際行為邊界拓展的全能型金融資本的一次重量級嘗試。改革的目標指向不僅在于顯著提升中國銀行業的綜合競爭力,更是在中國經濟日漸嵌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過程中鍛造中國“金融資本力”。

  作為經濟規模超過10萬億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要在全球頂尖層面的分工中擁有一席之地并切實維護本國核心利益,就必須鍛造中國“金融資本力”。而從提升中國在全球金融業價值鏈獲益程度的角度來說,中國亟須培育可與匯豐、高盛匹敵的超級金融資本。有了這些金融力量工具,才有可能利用其對全球金融定價和金融系統穩定的影響力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如今,全球金融面臨新的洗牌,中國必須構筑能夠全方位參與金融分工的種子選手,迫切需要總結以往金融發展的經驗,鏡鑒美歐金融業教訓,前瞻性地分析全球金融競爭的未來生態,以制度創新和人才培育為牽引,以深層次改革為牽引,切實推進公司治理改革,加強制度文化建設,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加快業務創新和國際化能力建設,并穩步提升對國內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回報和服務品質;形成以國內市場為主體,海外市場與多邊國際金融機構為依托的“一體兩翼”經營格局,力爭將中國銀行業打造成擁有合理的股權結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的真正適應國際化競爭的世界級金融企業。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