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銳
目前,我國正處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時期。要完成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解決“三農”問題;保障就業,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任務,都迫切要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應該說,發展職業教育,對提升勞動大軍就業創業能力、產業素質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
盡管高職高專教育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正面臨著大好的發展機遇,但縱觀全局,從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上看,發展還不夠平衡,還存在著辦學特色不鮮明、教學基礎建設薄弱、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亟待改革等一系列問題。同時,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也對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為加強和提高職業教育,各學校都在探索一條適合自己學校發展的道路。總的來說,多數學校都會采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辦學機制,努力踐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調動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開創學校、企業的雙贏局面。
一是加強校企合作,搭建產教融合基礎平臺。作為一種向社會提供人才和技術服務的“特殊工廠”,高職高專學校的發展必然要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始終處于有利地位,就必須高度重視專業建設,注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建立以第三方評價為主體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確保學校的專業設置與社會產業結構緊密對接。
二是拓寬校企合作渠道,促進學生實習就業。廣泛接觸,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建立校企互惠機制,構建實踐教學平臺。學校以校企雙贏為合作的出發點,以“引企入?!薄⑵髽I出“資”、學校出“智”、以他方為中心等方式,校企共建共管教學、生產和培訓管理平臺,形成校企合作互惠雙贏的長效機制,使企業成為專業實踐教學基地、校企合作企業職工技術培訓基地、技術應用及推廣基地、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基地。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由校企合作委員會商定;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上,由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在專業理論課教學中,由學校專業教師與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共同實施;在技能訓練和實踐環節中,以學校車間為基礎訓練,以企業車間、實驗室和研發中心為強化基地。
三是創新辦學模式,促進產教融合。在沿用舊的教學模式的同時,學校還應創新和實施新的教學模式。要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產學結合、訂單培養的辦學模式。對畢業學生實施跟蹤管理,針對學生進入社會后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以便及時調整學校的教學。成立創業實踐小組,主動開展應用技術推廣和咨詢服務,為社會盡一份微薄之力。(張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