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對外傳播的時代新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對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
作者:人民日報社社長 楊振武
今年7月1日是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周年。習近平同志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年來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取得的成就、發揮的作用,要求海外版在新起點上總結經驗、發揮優勢、銳意創新,用海外讀者樂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努力成為海內外華人華僑增信釋疑、凝心聚力的橋梁紐帶。
習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既是黨中央對海外版30年來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也是對人民日報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乃至整個外宣事業的殷切期望,體現了黨中央對世界輿論格局發展變化的深刻把握、對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高度重視,為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外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我們進一步提升人民日報的國際話語權、傳播力、影響力明確了奮斗目標、提供了行動指南。
“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是對外傳播的核心內容
“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習近平同志對于對外傳播內容的高度概括,基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燦爛文明史和社會主義中國發展的光輝歷程,是我們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根本依托。
近代中國是在屈辱中被動地打開國門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外媒體報道中的中國形象大多是灰暗、落后乃至愚昧的。經過新中國60多年的奮起直追、改革開放30多年的跨越發展,中國的發展變化令人震撼,引發了世界了解這個活力迸發國度的熱望。當前,雖然西強我弱的輿論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我國外宣事業整體水平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還不相稱,傳播規模、渠道范圍、話語體系的構建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但可以確定的是,國際輿論的天平正在向中國一端傾斜,對外宣傳正迎來跨越式發展的難得機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等方面體現的卓越高超能力,吸引了整個世界的目光。去年10月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全球發行量已突破450萬冊,受到國際社會持續廣泛關注,引起熱烈反響。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世界對于中國發展的強烈興趣。強起來的中國,需要展示自己;變革中的世界,需要了解中國。如果說過去我們更多的是“多做少說”“只做不說”的韜光養晦,那么今天,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中國有責任也有條件向世界宣介自己的主張、弘揚自己的價值、講好自己的故事,以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其中的主要內容,一個是“文化”,一個是“變化”。
在對外傳播中,文化是交流交融交鋒的主戰場。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擁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也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核心優勢。
把中華優秀文化推向世界,讓中華文化在世界面前“活起來”“熱起來”,既是一個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民族向世界自我呈現的必然,也是一個和平發展的大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應當擔負的責任。“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中國人獨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讓中國人具有很強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習近平同志這一論斷指明了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關鍵所在:不能僅僅停留在具象的符號層面,更要講好符號后的中國故事、傳遞符號后的中國價值。這也啟示我們,只有實現從宣傳向傳播轉變、從上天向落地轉變、從廣種向精耕轉變,才能讓讀者對中華文化產生更深切的體認、更深刻的理解。
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比如,在國內媒體中首創“中華節慶”系列專題,每期4個整版,古今貫通,圖文并茂,匯政治、經濟、文化于一體;“中國戲曲”系列不僅品戲說“腕兒”,更介紹背后的東方文化和美學特征。這樣整體性的呈現,充滿文化的磁性、人文的關懷、人性的力量,有著很強的吸引力、感召力。
在對外傳播中,變化是需要把握的主旋律。長期以來,一些西方媒體戴著有色眼鏡的宣傳,讓西方受眾對中國缺乏全面了解。在新的傳播條件和傳播格局下,信息流動已經無法被人為阻隔。這不僅讓我們講述一個真實的中國成為可能,也讓受眾了解一個多元世界的愿望變成現實。當前,中國的發展變化舉世矚目,發展勢頭十分迅猛,我們不僅成為中國道路的成功探索者,也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引擎。在這種背景下,西方受眾更加需要一種對中國發展變化的全新解讀,以更為多元的信息形成對當代中國的真實判斷。
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來,全球200家主要國際中英文媒體轉引和提及人民日報文章總體呈增長態勢,年均在2000篇以上。對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法國法新社等18家國際主流媒體的統計顯示,人民日報2014年被引用、轉載的報道量達920篇。有美國讀者評論說在這里看到了CNN上看不到的新聞。當代中國正在發生什么變化,發展的中國將給世界帶來什么影響,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這是中國對外傳播的一個強勁生長點。
真實是對外傳播的生命。我們不僅要向世界全面、客觀、準確、生動地反映中國在各方面的成就,在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精神狀態等方面的變化,讓國外受眾認識和把握一個向前向好的中國,也要在面向全球的客觀報道中傳遞中國價值,用世界眼光來衡量、審視中國,不諱言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讓國外受眾了解和理解一個復雜多元的中國,推動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