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互聯網+、一帶一路、四個全面、職業的法律話語、對外傳播、新常態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王喜文:“互聯網+工業”告別“微笑曲線” 開創全新的共享經濟】
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員會委員、工業與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處長王喜文認為,互聯網+工業”除了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化和傳播快之外,還將應用互聯網實現制造業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無界限、價值鏈共享經濟下的全民化。“互聯網+工業”是“信息共享+物理共享”,從而開創全新的共享經濟,帶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互聯網+工業”時代,互聯網技術發展正在對傳統制造業造成顛覆性、革命性沖擊。“微笑曲線”將一條產業鏈分為三個區間,即研發與設計、生產與制造、營銷與服務,其中生產制造環節總是處在產業鏈的低利潤環節。
過去的思路認為,想要擺脫傳統制造業的低附加值困境,就必須向“微笑曲線”的研發和服務這兩端延伸,通過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升級和發展制造業周邊服務業是必經之路。從產業層面來看,“研究與設計”環節意味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營銷與服務”環節則是要提高制造業周邊服務業的比重。但是,這一過程會遇到諸多挑戰,且不能實質性地走出“微笑曲線”的底部。在“互聯網+工業”時代,我們不用再糾纏這個難題了,因為制造業傳統意義上的價值創造和分配模式正在發生轉變,借助互聯網平臺,企業、客戶及利益相關方紛紛參與到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及價值實現等生產制造的各個環節。“互聯網+工業”不僅僅是“信息共享”,還將廣泛地開展“物理共享”,從而形成新的價值創造和分享模式,開創全新的共享經濟,從而推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
摘編自《國家治理》周刊
【丁曉欽:“一帶一路”為社會各界提供相互交流、探討的平臺】
上海新絲綢之路經濟論壇秘書長丁曉欽認為,“一帶一路”需要沿海的國家相互配合扎實推進,這一戰略的實施不僅會使古絲綢之路煥發生機,更會使亞歐非的聯系更加密切,加快亞歐非幾大經濟板塊的融合,使資源、能源、貿易等的互利合作邁上新的臺階,不僅有利于解決中國發展失衡的問題,而且也給諸多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大量發展機遇。實施“一帶一路”能夠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也有利于產業的創新發展,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最終實現從“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因此不僅需要國家的規劃引領,更需要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的積極的行動。實施“一帶一路”也會促進各國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繁榮,因此“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必然會影響到國家和社會的各個層次,從宏觀到中觀到微觀,為社會各界提供相互交流,深入探討的平臺。
摘編自《光明日報》
【韓亞光:工人階級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角色和擔當】
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運研究所韓亞光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時要實現的奮斗目標。在家庭生活中,需要堅持節約、反對浪費,這既是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又是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廣大職工應當一如既往地支持改革大業,擁護黨和政府的改革措施,為改革獻計出力,正確對待改革過程中利益關系的調整,爭取為改革再立新功。全面依法治國,既與全面深化改革一道構成姊妹篇,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有效延伸和強力保障。廣大職工群眾既需要有民主意識和自由觀念,敢于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又需要有清醒頭腦和理智態度,通過正常途徑與合法手段有效解決問題。全面從嚴治黨,既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互為條件,又與工人階級息息相關。廣大職工群眾與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這個黨就會建設得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堅強、越來越成熟,廣大職工群眾的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幸福、越來越紅火、越來越豐富。總之,工人階級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勞動和創造中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摘編自《紅旗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