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總理訪歐,產能合作要沖三節點

2015-07-01 17:35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5-07-01 17:35:19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總理訪歐”專家系列談一】

  作者: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 儲殷

  近日來,克強總理再次出訪歐洲,這既是與中歐建交40周年相符的外交活動,也是中歐關系處于蜜月期的明證。此次出訪,除了簽署大單貿易協議之外,克強總理還將與歐洲方面就深化中歐經貿關系進行進一步的磋商。在大勢看好的背景下,中國與歐洲的關系正在向更高層次的合作進化,而在這個進化的過程當中,有三個重要的問題必須得到高度的重視。

  “一帶一路”與“容克計劃”的對接問題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終點都放在歐洲,如何連接亞洲與歐洲,亦是“一帶一路”成敗的關鍵,而中東歐地區則是中國自歐亞聯盟進入歐洲的關鍵節點。在2014年11月,我國與中東歐國家設立了投資常設秘書處(“16+1”秘書處),極大地提升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水平。但是與此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如何將我國在中東歐國家的工作與歐盟在中東歐地區的戰略相協調的問題。尤其是,當歐洲的“容克計劃”提出以后,中歐如何在中東歐地區展開產能合作,更成為了近期中歐關系的重點。

  坦率而言,歐盟對于中東歐地區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一方面,盡管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發展非常迅速,但是時至今日,中東歐國家的經濟仍然主要依附于歐盟。中歐諸國基本上都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而其主要出口對象皆為歐盟,并且比例一般都接近或高于80%。相比而言,中東歐國家對中國的出口一般都在1%左右,并且大多數沒有到達1%。就進口而言,除保加利亞從中國進口份額達到全國進口總額50%以上外,其余中東歐國家都不到10%。因此,歐盟對于中東歐國家巨大的經濟影響力,是中國拓展中東歐市場所必須面對的事實。另一方面,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6+1框架中,有11國是歐盟成員國,4國是候補國。這意味著歐盟的價值觀以及制度安排,已經基本為中東歐地區所接受。中國在中東歐的經濟行為同樣要受到歐盟制度的約束。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出臺容克計劃,增大對于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中東歐地區基礎建設的投資,實際上可能進一步縮小了中國在中東歐的存在感。因此,加強與歐盟的協調,拓展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空間就成為了當務之急。中國在亞投行上為歐洲打開了大門,歐洲也不應該在中東歐的發展上將中國排除在外。“容克計劃”可以也應該為中國的“一帶一路”留下接口。

  中俄合作與中歐合作的協調問題

  由于此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在歐亞聯盟諸國獲得了十分積極的回應,中國與歐亞聯盟的合作也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因此,如何對接“中國-歐亞聯盟-歐盟”這一線就成為了現階段的工作重點。這絕非物理聯通那兒簡單的問題,而是涉及到諸多法律、貿易、貨幣、關稅制度的協調問題。尤其是在歐俄關系進一步惡化,歐盟可能會長期制裁俄羅斯的情況之下,協調工作將更為復雜。坦率而言,烏克蘭的分裂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歐亞聯盟與歐盟在制度上無法對接帶來的悲劇。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歷史的原因,中東歐諸國對于俄羅斯警惕頗深,對于中國與俄羅斯的密切關系也倍加關注。除塞爾維亞等極少數親俄國家之外,中東歐國家都將俄羅斯視為其國家安全最為重大的威脅。因此,中東歐國家在政治上對于美國和北約都表現出高度的依賴。波蘭新總統杜達就是典型的主張防務上向北約和美國一邊倒的代表。中國要切實推進“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的緊張,就必須考慮解決中東歐國家的這種安全焦慮。

  中法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問題

  在目前的“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與歐盟核心成員國的合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相比于德國與英國,中法關系仍存在極大的提升空間。坦率而言,法國的優勢項目與中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合,比如它的高鐵、核電也是其產能輸出的拳頭產品。因此,如果處理不好與法國的產能合作,那么中法之間很有可能會形成競爭大于合作的態勢,而這將對中國與歐洲的產能合作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中法在高鐵、核電上雖然都有優勢,但其實各有所長,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比如中國核電強在中前期的基建能力,而法國核電則強在中后期的核廢料處理等環節,正好形成前后完整的鏈條。又比如中國高鐵強在硬技術,而法國高鐵則強在運營與管理的軟實力,這又正好可以形成軟硬搭配的結構。也正因為此,李克強總理此次訪歐的一大重點,就是推進中法的產能結構。其中最鼓舞人心的動議,莫過于中法共同進軍英國的核電市場。這樣既把可能的競爭對手變成了合作伙伴,又借助法國人良好的口碑打開了市場,還可以在合作的過程當中,學習對方的管理、運營上的經驗,可謂一舉三得。

  從根本上來講,中歐之間由于沒有國家安全上的沖突,其合作大于競爭的態勢將會長期存在,但是在合作的過程當中,一些由于文化、經驗等方面的原因,的確會存在一些制度上的壁壘。如何協調一致、打破壁壘,將是中歐產能合作進一步提升的關鍵,而這也是李克強總理此次歐洲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