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關于實現中國夢的時間節點

2015-07-06 09:25 來源:北京日報  我有話說
2015-07-06 09:25:40來源: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曲青山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沒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對此,人們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有人認為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中國夢就實現了,有人認為中國夢是新中國成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后確定的又一個奮斗目標,是一件十分遙遠的事情。那么,實現中國夢的時間節點究竟在哪里,以什么為依據來判斷和確定,就成為我們在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國夢科學內涵的過程中必須厘清的一個重要問題。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由“振興中華”演變而來的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從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的。面對“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百廢待興的局面,為了統一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我們黨及時而鮮明地提出了“實現四化、振興中華”的口號。這個口號,在當時的宣傳思想工作和新聞報道中廣泛使用,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里所說的 “實現四化”指的是:實現國家的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它是1964年12月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為我國當時提出的現代化奮斗目標由周恩來總理代表黨中央宣布的。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這一提法一直被沿用,在黨的十二大上被寫入新的歷史時期黨的總任務之中。到黨的十三大確定“三步走”發展戰略時,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這一提法才逐漸不再使用。

  “振興中華”的口號,最早是1894年11月由孫中山提出來的。改革開放后,我們黨將這一口號與“實現四化”并列使用,用以鼓舞士氣,激勵人心。“振興中華”的提法,在我們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第一次出現是在黨的十三大。從黨的十三大一直到十五大,都在報告中使用這一提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提法,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首次出現也是在黨的十三大。之后,這一提法與“振興中華”的提法交叉使用,一直到黨的十六大。從十六大后,在黨的正式文獻中“振興中華”的提法基本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提法所取代。黨的十六大報告是新時期以來歷次黨代會報告中使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法最多的一次,達6次之多,黨的十七大報告、十八大報告也都有使用。

  為什么會出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取代“振興中華”這樣的歷史演變呢?這是因為“復興”比“振興”的表述更準確、更符合我國歷史發展的實際。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中國曾長期走在世界前列,只是到近代鴉片戰爭以后才逐漸落伍了。“復興”的提法,意味著中國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眾多的人口、廣闊的地域,應該恢復到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歷史影響和地位上去,中華民族應該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