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新常態下最大的發展動力
——山東省人民政府省長郭樹清答記者問
編者按:2013年初,郭樹清從證監會主席轉赴山東,先后任代省長、省長。郭樹清主政山東后,大力推進金融改革,備受各界關注。金融改革實施以來,效果如何?作為經濟文化大省,山東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利用齊魯文化資源?圍繞這一系列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山東省人民政府省長郭樹清。
政府要把該放的放到位該管的管到位
記者:郭省長您好。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山東經濟怎樣在新常態下持續健康發展?
郭樹清: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一周年之際,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準確定位和科學指導。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山東省委的部署要求,今年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轉方式調結構、創新驅動發展、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下功夫,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
推動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必須充分發揮消費、投資、出口均衡拉動作用。認真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多渠道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方式,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形成多點支撐的消費增長格局。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著力推進內涵效益型投資增長,引導資金重點投向農林水利、能源交通、生態環保、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發揮出口的支撐作用,努力培育新的國際競爭優勢。
近期,我們在認真落實年初確定各項政策的基礎上,出臺了進一步推動全省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財政政策措施。清理盤活閑置沉淀資金以及適當調整優化年初預算支出結構,多渠道籌措財政資金102億元,重點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大眾創業創新、增加公共產品和公益性服務、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企業良好發展環境等五個方面。預計可帶動市縣政府、銀行信貸和其他社會資金投入3000億元左右,對推動全省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必須進一步拓展區域發展空間。扎實推進“兩區一圈一帶”發展戰略。發揮好青島龍頭作用,提高濟南輻射帶動能力,支持濟萊協作區加快建設,鼓勵魯北濱海地區發展先進的重化工業,落實好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政策。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加大革命老區扶持力度。積極開展新型城鎮化試點,著力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和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市民化問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生態環保等規劃“多規合一”。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宜居宜游城市。主動融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促進我省與周邊省市共同發展。精心編制我省“十三五”規劃。
必須繼續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濟青高鐵、魯南快速鐵路,加快石濟客專等8條鐵路建設進度。啟動建設濟青高速公路擴容項目,加快建設濟南至東營等15條高速公路。全面啟動國省干線安全生命防護及穿城路段安全整治工程。爭取青島新機場、菏澤機場、聊城機場開工建設,基本完成日照機場主體工程。推進濟南和青島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抓好錫盟、陜西榆橫至我省輸電通道工程建設,爭取內蒙古上海廟至我省輸電通道年內開工。加快安全生產需要改造的煤氣、輸油管道等項目建設。實施好南水北調續建配套、雨洪資源利用、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河道治理等重點工程。
改革是新常態下最大的發展動力。不斷簡政放權的政府管理和大幅改善的投資環境,為山東經濟增添了新活力。去年,全省新增市場主體125萬戶,比上年增長81.2%。世界500強企業在山東投資項目新增22個,山東備案核準境外投資增長39.4%,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在推進轉型升級過程中著力用好八大政策工具,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政策工具就是打破行政壟斷,政府要把該放的放到位,該管的管到位,大幅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目前,山東省級行政權力事項由7371項精簡到4227項,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00項。我們將在公布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和行政權力清單基礎上,制定推行政府責任清單、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加快完善政務服務平臺。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突出創新驅動是新常態下山東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亮點。這是山東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我們將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大力促進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項目同實際生產對接,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的聯結通道,以此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正在加緊制定中。
上一篇:“壓力水泵”原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