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中國觀點、文化治理水平、高校智庫、制度治黨、外交戰略、社會辦醫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沈丁立:中國觀點為世界注入強勁動力】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沈丁立指出,在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斷壯大的時代,國際治理正呈現重大變化。在人類增長急需新動力之際,來自中國的觀點為當代世界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國改革開放已經37年,作為當今國際發展的一大引擎,中國觀察世界已從頂層著眼、從秩序著手。中國推動金磚國家機制,在乎的是分布在世界四大洲兩半球的重要新興經濟體的有力崛起,重視的是這五個代表性國家在秉持國際公平正義、推動世界增長、拓展合作領域的集體努力。上合組織是亞洲安全與發展的重要區域性組織,其影響力正日益溢出其多數成員國所在的中亞地區。中國是金磚國家機制和上合組織的主要推動方,旨在建設亞洲和世界的公平秩序。在本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習主席從四方面提出構建金磚國家伙伴關系,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弘揚多元文明、加強全球經濟治理。對于上合組織未來十年發展戰略,習主席提出了五大方向,即堅持“上海精神”,打造本地區命運共同體;加強行動能力,筑牢地區安全屏障;深挖合作潛力,充實務實合作基礎;推動民心相通,鞏固世代睦鄰友好;保持開放互鑒,推動組織發展。這些觀點給上合組織未來十年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指針。中國為地區和世界的安全和發展不斷提出建設性概念并持續推動項目合作,從而使各方獲益——這就是中國為國際社會注入公共產品所作出的強勁貢獻。
摘編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林堅:提升文化治理水平需處理好八個重大關系】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社會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編審林堅撰文指出,要進一步推進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一,充分發掘思想文化資源,實現創造性轉化;第二,實現文化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第三,完善文化政策和法規;第四,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第五,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與此同時,還需處理好八個重大關系:一是主導文化與多元文化的關系;二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三是文化沖突與文化融合的關系;四是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城鄉之間均衡發展的關系;五是繁榮市場和加強監管的關系;六是堅持對外開放和維護文化安全的關系;七是加強管理和營造良好創作環境的關系;八是文化積累與文化創新的關系。
摘編自《國家治理》
【逄錦聚:高校與實際部門聯系不緊制約做強高校智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南開大學教授逄錦聚認為,做強智庫,高校既有優勢,也有不足。高校要做強智庫,就需要堅持不懈,揚長補短,最主要是抓好以下方面:一要堅持需求和問題導向,聚焦國家急需,選擇改革發展中的重大課題作為主攻方向。二要妥善處理基本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的關系。既著眼長遠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又著眼當前急迫重大問題的研究,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三要打破高校與高校、高校與科研機構、高校與政府部門間的界限,加強協同創新。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高校與實際部門聯系不緊,是長期制約高校服務功能發揮的問題,也是制約做強高校智庫的因素之一。為此,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制定國家重大需求指南,給出協同創新的明確導向,同時盡快制定有關的財政資金管理辦法,積極開展高校與高校、高校與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深度合作。
摘編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