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支為主:“國家資本主義”論
2008年以來,西方出現了一種新的質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觀點,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說成是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論的代表作是2009年發表于美國《外交事務》雜志的題為《國家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的文章,以及2012年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的特別報道。
美刊文章認為,國家資本主義作為國家主導市場以獲取政治利益的經濟體制,有四個重要角色:國家石油公司、國有企業、私營國家龍頭企業,以及主權財富基金;在經過了20世紀幾次機遇帶來的發展后,已經形成了對自由資本主義體制的嚴峻挑戰。美刊文章將中俄作為“國家資本主義”的典型,并看衰兩國的發展前景:“從長遠來看,國家資本主義的未來很可能被證明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它不能給其兩大主要實踐者提供一種有效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的情況下。”[12]17英刊文章認為國家資本主義整合了國家力量與資本力量,其“看得見的威權之手”將威脅甚至取代自由資本主義“看不見的手”。英刊文章也將中國貼上“國家資本主義”的標簽,斷言“國家資本主義可以聲稱世界上最成功的大經濟體屬于它的陣營”。[13]3按照英美刊物的看法,中國的改革開放走的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而是國家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源頭也不是科學社會主義,而是歷史上形形色色的國家資本主義;中國改革開放的前途將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而是國家資本主義的失敗。
國家資本主義,顧名思義,是受國家政權影響的資本主義。這一概念有兩個要點:首先是資本主義,其次是國家影響。如果不是資本主義,即使是國家影響的企業,那也不是國家資本主義;如果是資本主義,那還要看影響它的國家是什么性質:如果國家是資本主義性質,那么這種國家資本主義就是為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如果國家是社會主義性質,那么這種國家資本主義就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列寧特別強調后一種差別,即國家資本主義具有不同的服務對象,不應一概加以反對。他在論證新經濟政策中國家資本主義的合理性時說:“國家資本主義,就是我們能夠加以限制、能夠規定其范圍的資本主義,這種國家資本主義是同國家聯系著的,而國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進部分,就是先鋒隊,就是我們。”[14]670斯大林則強調了前一種差別,即國家資本主義首先是資本主義,而社會主義的國營企業則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不是國家資本主義。斯大林認為,國營企業不是國家資本主義的原因在于“這種企業中不存在兩個階級,只存在一個階級,即工人階級,它通過自己的國家來掌握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它不受剝削”。[15]252這一分析,說明了國有企業不一定是國家資本主義,還可以是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而“國家資本主義”論恰恰是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先一般地將國有企業等同于國家資本主義,進而再將中國的國有企業硬貼上國家資本主義的標簽。社會主義的國有企業,國家作為所有者代表著工人階級,勞動者本身也屬于工人階級,不存在兩個社會集團的矛盾,即使面向市場生產,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
上一篇:現階段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解析
下一篇:衡量“改革促進派”的幾條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