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敵后抗日流血犧牲,寸土必爭地發展起來了,怎么能說是“坐大”呢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呈現了發展壯大的態勢,這既是我們黨在抗戰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重要依托,也是我們黨自身力量發展壯大的重要表現。但是長期以來在此方面有一種論調稱:中國共產黨“利用抗日坐大”。這也是一個偽命題。
中國共產黨不是什么打抗日旗號,而是實實在在地在抗日。進行抗日的地方,就是國民黨軍隊沒有保住的大片國土,也就是敵人的后方。在敵后抗日流血犧牲,寸土必爭地發展起來了,怎么能說是“坐大”呢?國民黨指揮的一些仗沒打好,喪失了許多國土,共產黨到那里去進行敵后抗戰,打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這是收復國土,不是什么“坐大”。正如有學者指出:“處于強敵包圍形勢下的敵后戰場,如果共產黨軍隊不作戰、不苦斗、不流血,是一天也‘游’不下去、一天都‘坐’不住的。”
在抗戰開始的防御階段,日本侵略軍來勢兇猛,丟失一些國土,這在所難免。共產黨收復國民黨軍隊喪失的國土,以及開辟的根據地都是在日偽軍占領的敵占區、淪陷區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絲毫沒去搶奪國民黨統治區的地盤。說共產黨“坐大”,反過來看,只能證明丟失國土者的無能。國民黨軍隊也有在敵后的,但主要不是收復日本侵略軍占領的地區,而是搶占八路軍、新四軍已經收復并建設成為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地方。那時所發生的磨擦、沖突就是這么引起的。在抗戰中,國共兩黨既有合作抗日的共同利益,又有各自所代表階級的不同利益。由于后者,兩黨曾經血戰10年。這時合作抗日,既為民族的共同利益而戰,也為在這個大前提下的各自階級利益而戰。對于共產黨來說,這是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因此,那種稱中國共產黨“利用抗日坐大”的言論,至少是不了解歷史的表現。
從對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關系的正確處理中把握共產黨強大的內在力量邏輯
中國共產黨為何能夠在抗戰中強大起來?對于這個問題,除了前面講的幾點外,我們還可以從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關系的正確把握中來理解。抗日戰爭不僅僅是中日兩國雙方的戰爭,而牽涉到多國關系和多方利益。國際形勢的變化和日方戰略的調整都深刻地影響著國共兩黨關系,也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抗戰形勢發展。隨著抗戰深入展開,中國的抗戰形勢越來越錯綜復雜。如果說日本政府是企圖吞并中國的瘋狂侵略者,那么國民黨頑固派則可稱為國共兩黨關系緊張局勢的麻煩制造者。處理不好內外多方關系,中國抗戰隨時都有中途妥協乃至失敗和重新爆發內戰的危險。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根據不斷變化的國際和國內形勢,適時調整政策和策略,正確把握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的關系,才使國共兩黨堅持合作抗戰到底,從而對奪取中國抗戰勝利起了具有決定意義的主導作用。這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一篇:“中國制造”迎來創新驅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