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共遼寧省委黨校 劉東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并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是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家訓家風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家庭、涵養家訓家風,是一條重要途徑。
家訓家風是核心價值觀普及和生活化的橋梁
提到家訓家風,人們常常認為是傳統中國社會的文化現象。事實上,世界上不同國家都存在著形式不同的家訓文化,較典型的,如在國際舞臺上活躍了200多年的猶太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家訓:“重視兄弟間和睦與家族間的團結;猶太人之間互幫互助,共同發展事業。”至今其家族仍保持著不竭的創造力和強大的凝聚力。毫不夸張地說,家訓在古今中外家族發展興盛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家庭就成為人類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教育如家訓、家規等,是未成年人進入社會前了解并形成基本價值觀的途徑。不同家庭教育子女的理念、方式千差萬別,但有一條基本原則是家家戶戶共同遵守的,那就是要符合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因為每個人只有在家庭中習得、養成基本的社會規范和道德,才能融入社會,進而在社會中立足。這個主流價值觀在當代中國的形態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既是我們國家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每個家庭、每個人所追求的理想社會生態,非常適合在家庭生活中,以生活化、日常化的語言和行為將其細化和落實。如在家庭生活中家人之間親愛友善,父母長輩辛勤工作、遵紀守法,就會把法治、敬業、友善等立身處世的觀念滲入孩子的意識中;父母長輩對祖國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充滿欣賞、敬意,就會把愛國之情植入孩子的心中。這就是說,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換到家庭生活的具體情境之中,以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語言和行為,引導家庭成員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感知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家庭與國家的關聯,增進對國家的認同感、責任感。如果不以社會主流價值觀、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質對家庭成員進行規范,就容易出現夫妻關系不長久、父不慈子不孝、家庭不穩定等現象,造成問題家庭和問題青少年,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甚至走向犯罪。
可以說,家訓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地氣”的途徑和方法,通過家訓把高遠的核心價值觀追求轉化為一般民眾的日常行為,用家訓把核心價值觀和一般意義上的價值觀連接在一起,把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內化為民眾的內心信仰。同時,在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家訓的過程中提升家訓的精神層次,豐富家訓的文化內涵。
上一篇: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