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點:面對“成長中的煩惱”,黨中央、國務院未雨綢繆,著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多辦當前急需又利長遠的事,著力夯實經濟社會發展根基。
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能夠支撐中高速增長,關鍵是要遵循發展規律,堅定發展信心,掌握發展主動權,以改革釋放創業創新活力,在擴大開放中增強發展動力,用更大的努力和耐心來推動中國經濟穩定向好。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出現經濟增長動力與經濟下行壓力并存的復雜情況,增加了科學判斷經濟形勢的難度。這里的關鍵,是正確認識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以及克服這種影響帶來的新變化。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是增長動力轉換階段的正常情況,大可不必驚慌失措。經濟增長動力與經濟下行壓力并存,是當前的基本特征?,F階段我國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仍具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
面向新常態,只有注重短期與長期相結合,把握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才能鞏固經濟穩定向好勢頭,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走上增速更穩、結構更優、質量更高的可持續發展軌道。
編者按: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動力與經濟下行壓力并存,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新趨勢。為此,我們約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四位專家學者,對我國經濟形勢進行理性分析,引導人們認清發展大勢,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
上一篇:不能忽視商品流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