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志斌
近年來,美國政府通過加強一元化的指揮系統、核心能力建設、群體性事件風險評估、應急資源管理等工作,大力提升群體性事件的防范和處置能力。
建立共通的、一元化的指揮框架
針對群體性事件的處置,美國政府建立了警察、消防、醫療、軍隊等部門或體系間的共通的、一元化的指揮框架,重視發揮所有部門的協力,而不僅僅是強調警察部門的作用和功能。從美國群體性事件處置的具體實踐來看,重視群體性事件指揮管理框架設置的標準化和模塊化;重視現場指揮職權劃分、管理程序、形象標識等管理流程的法制化和規范化;突出指揮人員的專業化和專任化;注重前方指揮與后方指揮、多部門協調、信息管理等整個管理體系的一體化和科學化。2004年3月1日,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了《全國突發事件管理系統(NIMS)》,該系統提供了一個全國統一的模板,使聯邦、州、地方和部族政府以及私人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在一起有序、協調開展工作,對美國國內發生的無論何種原因、規模或復雜性的突發事件(包括恐怖主義活動),能夠實施快速高效的準備、減緩和響應工作。2008年,美國聯邦政府對該系統作了改進,目前,該系統包括突發事件指揮系統、跨部門協調系統、公共信息等三個主要的子系統。
多部門共通的、一元化的突發事件指揮系統(ICS)是該系統的核心部分,它是一個側重現場突發事件處置的管理系統,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將各種設施、裝備、人員、規程和通訊組合進一個共同的組織結構中,實現對突發事件現場的快速、高效處理。在該系統中,設置指揮官一名,指揮機構也被劃分為指揮成員和參謀成員,其指揮成員包括公共信息官、聯絡官和安全官三個職位,主要負責協助指揮員開展工作,一般下設行動部、計劃部、后勤部、財務行政部等四個部門。具體分工如下:指揮官負責管理整個現場處置工作,保證現場行動的安全,協調各相關部門并評估其需求,設定突發事件現場處置的目標,制定或批準行動方案,如群體性事件現場處置中由警察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擔任,消防、醫療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協助其指揮。公共信息官負責公眾溝通和媒體信息發布,保持與相關機構的聯系,搜集整理與突發事件相關信息。安全官負責現場安全監控與評估,確保應急行動和人員安全,有權終止不安全的現場處置工作。聯絡官負責與外部機構的聯絡協調。行動部負責具體指揮、協調戰術層面的處置工作,考慮和應對短期內的應對工作,調用現場應急資源。比如,警察等執法部門在處置群體性事件中,一般會設置安全組、疏散組、交通組、戰術組、醫療響應組(如法醫)、媒體組、公民秩序組、危機談判組等固定編組。計劃部負責態勢監控、預測分析、資源跟蹤、計劃方案指定,考慮相對中長期的應急行動,制定人員輪換計劃以及與專家學者溝通。后勤部負責現場應急隊伍的通信保障、食品醫療、設施補給和交通運輸保障。財務行政部負責監控現場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費用、采購等事項。另外,聯邦機構在參與突發事件指揮中,通常也都會結合該系統,設置相應的編組。比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負責參與群體性事件的指揮處置中,通常會在行動部下設置情報和調查組、監視組、戰術組、技術組、談判組等5個編組。
整體來看,美國的群體性事件處置,完全由專業人員負責組織現場應對工作,現場指揮官及下屬指揮體系偏重現場應急處置,并向后方應急行動中心報告有關情況和現場信息;應急運作中心(EOC)通常會為前方提供各類協調和資源支持,并將重要事項提交高層決策。該系統在美國的群體性事件應對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新常態下經濟 效益提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