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微時代”的文學使命

2015-08-10 10:2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我有話說
2015-08-10 10:25:3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黑龍江大學文學院 張奎志

  當前,我們進入了一個“微時代”:微博、微信、微小說、微電影、微媒體、微廣告、微支付、微消費、微管理、微投資、微生活、微課程、微公益……可以說,“微”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當下的一個重要標志,“微”也成為理解這個時代的一個關鍵詞。如果說,傳統文化是以“大”為特征,在以福特主義為綱領的現代化大工業時期,“大”成為備受推崇的發展方式、文化訴求的話,那么在新世紀,“微化”、“微小化”、日?;€性化成為一種新的文化訴求。

  在這個“微時代”的背景下,政治也“微化”、“微小化”了,成為一種“微政治”,形成一個“微政治時代”。這里所說的“微政治”,是指政治不再以搞運動式的、行政化的、命令性的方式運行,而是以日常性的、人性化的、親民式的方式進行。政治不再表現為暴風驟雨式的運動,而是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從政治信息的傳播和接受角度看,也開始走向“微小化”,行政部門不再通過傳統的“大媒體”——報紙、電視、廣播發布政令,而是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的方式傳達政令,解答政務問題。人們接受政治信息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從閱讀報紙、收聽廣播、收看電視,轉向通過新興的“微媒體”——微信、微博、博客、短信來了解時事政治。在通過新興的“微媒體”接受政治信息的同時,人們也通過微信、微博、博客、短信表達自我的政治訴求,以“自媒體”的方式主張和行使自身的話語權力。

  因此,在“微時代”,政治是以一種“微小化”、日常化、個性化的方式和每個人緊密聯系著,它更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行為、言行中??梢哉f,“微時代”的政治與日常生活相伴、和文化結合、和信息相隨,以一種普泛化、日?;?、個性化、碎片化的方式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

  娛樂化傾向與政治訴求并存

  當“微時代”政治以“無意識”的方式包圍著人時,文學自然也無法擺脫與政治的聯系。文學與政治的關系是文學史中不可回避的話題,文學與政治的聯姻與疏離也深刻反映著文學的演進與變革。“微時代”政治不再是以外在的方式干擾文學,文學本身就是政治。傳統時代的文學觀說,“文學是人學”;而“微時代”則說,“文學是政治”。正如文學要表現人一樣,文學也要表現政治。弗雷德里克·詹姆遜就指出:“一切文學,不管多么虛弱,都必定滲透著我們稱之為的政治無意識,一切文學都可以解作對群體命運的象征性沉思?!?/p>

  “微時代”的文學與政治的聯系又不同于此前,它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這就是文學的娛樂性、休閑性和消遣性。一句話,文學更加娛樂化。這是因為在“微時代”,生活日趨娛樂、休閑和消遣?!巴妗背蔀椤拔r代”文化的一個特征,“微時代”的文學也無法擺脫其娛樂、休閑和消遣的特點。因此,“微時代”會沿著政治性和娛樂性這兩條路線行進:一方面,滿足讀者“玩”和娛樂性、消遣性的通俗文學、網絡文學會高歌猛進。武打、游戲、玄幻、穿越、言情、盜墓、公案、恐怖等小說還會大行其道,從不同的層面滿足讀者的閱讀、消遣需求;另一方面,“微時代”的娛樂文學也滲透著“政治無意識”。因此,與純游戲性、娛樂性的作品不同,在一些看似游戲性、娛樂性、消遣性的作品中,也會表達一種善或惡、美或丑的道德訴求,這是一種道德傾向,同時也是一種政治訴求。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