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這就是說,要著重從治國理政的高度把握“四個全面”?
郭建寧:“四個全面”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方略概括和集中體現。對此,一定要放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這個大主題、大背景和大格局的框架下來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蘊含的治國理政思想內容很多,我們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概括,即主線是 “中國道路”,目標是 “人民至上”,布局是“四個全面”,引領是“核心價值”。其中,“四個全面”是抓手,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牛鼻子”,因此定位為戰略布局。如果從目標和手段的維度來看,不妨說其集中回答了什么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如何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手段)的問題,或者說集中體現了“現代治理觀”。
“四個全面”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注重理論和實踐互動的品質,是解讀中國現實發展邏輯的典范
主持人:當前,很多研究都聚焦于“四個全面”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聯。 “四個全面”究竟怎樣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和對馬克思主義的推動?或者說,我們應從哪種意義上探討“四個全面”與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韓慶祥: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和發展,是在經典文本和現實邏輯的互動當中推進的。馬克思在書房里主要是研究經典文獻,但閱讀的目的是為解釋當時所面對的“現實邏輯”服務的。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到《資本論》等,體現的都是對“現實邏輯”的解讀。馬克思本人在創立自己學說過程中的做法,對于我們今天研究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也是有借鑒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本質之一,就在于解讀現實的邏輯。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引領時代,是因為它不僅解釋世界,而且改造世界。馬克思主義不是自言自語、自說自話,它是世界性的、實踐性的,抽象的概念蘊含著一種偉大的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正是書寫當代中國現實邏輯的典型范例。只有深入中國現實,才能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重要組成部分的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這里應注意,“四個全面”不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全部,而是核心內容之一。 “四個全面”以當代中國的現實邏輯為基礎,是從現實邏輯當中提煉出來的,本質上是面向中國現實的馬克思主義,是面向中國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它不僅是一個研究對象,也是一種研究范式,這個范式即“問題導向”。它既是理論理性,產生于現實邏輯,又是理論使命,要認識現實邏輯、推進現實邏輯。只有植根于現實和問題,這樣的馬克思主義才有生命力,才能超越和整合話語之爭,才能提升我們黨的理論話語權。
郭建寧:“四個全面”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當然這是一個開放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怎樣建設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是立足實際,用中國話語、中國理論詮釋中國經驗。 “四個全面”就是從實踐而來的話語體系,說到底體現著一種戰略思維、哲學思維,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正是其思想精髓、活的靈魂。
上一篇:在國際比較中堅持和拓展中國道路
下一篇:加強中國學術的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