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減負 打消顧慮
樹創業的保護盾
創業企業大多是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實力弱等實際困難。為此,中央出臺了《關于多措并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關于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關于稅收等優惠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和《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5個文件,為創業主體減負。
這些政策主要分為資金支持和稅負減免兩大方面,其中的主要措施包括落實國家統一制定的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地方中小企業扶持資金將小型微型企業納入支持范圍、加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小企業創業基地(微型企業孵化園、科技孵化器、商貿企業集聚區等)建設的支持力度、要求優化信貸投向、為小微企業提供有力支持等等。
在幫扶、“寬進”的同時,加強嚴管,為創業者打造了堅實的保護盾。
從2014年起,國務院批轉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關于依法公開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的意見(試行)》,印發《2014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保障創業主體的合法權益。還下發《關于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創新監管手段,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2014年6月,《關于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全面督查的通知》下發,重點督查涉及簡政放權、產業擴容、金融支持、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為保護盾加了一道雙保險。
目前,全國52%的縣實現了工商、質監、食藥監等部門“三合一”或“二合一”,監管力度顯著加強。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有望在2017年底全部建成,依托此系統建設的小微企業名錄系統已經上線,年底前可實現小微企業庫、申請扶持導航、企業享受扶持信息公示等主要功能,消除監管盲區,凈化市場環境,減少創業者的后顧之憂。(佘 穎)
上一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回顧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