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馬寶成
□從政府角度看,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是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政府的“有形之手”從不該管、管不好的領域中退出來。簡政放權的目的就是以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和企業活力的“乘法”
□某種程度上說,簡政放權和放管結合是政府改革的一體兩面。從簡政放權的實際情況看,從上到下還都存在著“會批不會管”、“對審批很留戀、對監管很迷?!钡膯栴},影響了政府的市場監管能力。針對這些問題,必須把“管”這篇文章做好,切實加強監管
年中剛過,簡政放權再度成為本屆政府對外釋放的改革關鍵詞。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了2015年最新取消的62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眾多網民親切稱之為“減負決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 《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明確提出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重大論斷。從政府角度看,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是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政府的“有形之手”從不該管、管不好的領域中縮回來。本屆政府主動適應和積極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和“先手棋”,激發企業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提供了重要保證。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主要內容,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對于中國經濟穩中求進起到了重要作用。
簡政放權是政府對自身的改革
新一屆政府從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轉變職能、簡政放權作為本屆政府開門第一件大事。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主要舉措就是:最大限度減少投資項目審批,最大限度縮小審批、核準、備案范圍,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2013年,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2014年,國務院各部門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項行政審批事項。2015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建立規范行政審批的管理制度,清理規范中介服務,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5年,公布省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二是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優良環境。主要將“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并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2015年,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注冊資本登記,逐步實現“三證合一”。
三是減少資質資格許可,降低就業創業門檻。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對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規定需要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進行水平評價的,改由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具體認定。2014年,全年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149項。
四是減少評比達標表彰項目,減輕企業負擔。新一屆政府在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同時,也注重減少評比達標表彰項目。2014年,全年取消評比達標表彰項目29項。
五是減少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為市場和企業松綁,減輕企業負擔。主要是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降低收費標準、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2013年取消和免征行政事業性收費348項,減輕企業負擔1500多億元。
上一篇:優化支撐創業創新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