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可行。世界經驗證實,農業從業人口占全部勞動者的比例不可能過高,因此農民職業分化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未來的趨勢。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僅僅一小部分的農民分化,在絕對數量上也是巨大的變化。要想讓農民合理地分化到各行各業,同時提升其專業水平、就職層次和穩定性、以及職業的滿意度,務必需要在制度上進一步深化改革,為農民職業分化與遷移創造條件,通過各種教育與培訓,提升其文化素質與職業技能,以促進其逐步轉變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和職業骨干。這樣,不僅關乎到農民的職業生涯與個人前途,更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現代化的質量與水平。
該書通過縝密地研究,得出以下結論:我國農民職業分化趨勢明顯;農民職業分化與現代化進程關系緊密;不同職業分化類型的農民在動機和能力上具有差異;農民職業分化行為受到多種因素的推動和制約,影響農民職業分化程度的微觀因素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中的兒童和老人數量、家庭所處地區的開放程度及附近企業的數量等;影響農民職業分化城鄉選擇的微觀因素主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家中的老人和兒童數量、家庭所處地理位置、分化網絡及村內企業等;農民職業分化的人力資本投入報酬水平偏低。
依據上述研究結論,該書提出如下可行的建議:深化相關制度改革,解除農民職業分化的阻力;加大農村人力資源培養力度,提高農民素質和職業分化能力;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為農民職業分化提供空間;實施城鎮化戰略,加快農民職業分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關乎農業農村發展的方向和全局,已經成為推進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一項基礎工程和戰略任務。培育新型農民,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建立教育培訓制度,制定認定管理辦法,完善支持扶持政策。
農民職業分化是一個社會歷史的過程,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歷史車輪中不斷演進。我國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剛起步,目前正處于全國試點階段。在這個節點上,《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民職業分化研究》出版恰逢其時,可為從事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人士提供參考,也有助于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