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形勢課題組執筆:裴長洪、常欣
提要今年以來,面對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中央及時出臺穩增長的政策組合。隨著政策效應的逐漸顯現,一些宏觀經濟指標在4月份止跌觸底后5月份有所好轉,初步呈現趨穩的跡象,經濟下行的風險部分得到對沖。展望下半年,在國內外一些積極因素的作用下,經濟企穩的態勢將有望鞏固,并可能呈現溫和復蘇的局面,全年7%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基本能夠實現。
經濟增長將進一步趨穩向好
展望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一些有利因素,穩中有升的態勢將有望獲得支撐。
一是世界經濟呈現緩慢復蘇。本輪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發達經濟體經過持續的再平衡調整,經濟前景有所改善。美國由于彈性較強、市場出清和結構調整較快,表現出更強的復蘇勢頭。盡管今年一季度受氣候等短期因素影響,經濟增速有所下行,但二季度又重回復蘇軌跡。目前來看,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保持穩固。特別是作為美國經濟支柱的私人消費支出正在以近六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隨著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和勞動力市場的持續改善,預計美國經濟下半年將在居民消費需求的拉動下進一步回升。
與此同時,受益于央行推出的量化寬松刺激政策,以及貨幣貶值等因素,今年上半年,歐元區和日本經濟下行風險有所緩解,出現部分復蘇跡象。預計下半年,隨著貨幣政策效力的進一步釋放,社會信心的逐步恢復,實體經濟將繼續得到溫和改善。
世界經濟特別是發達經濟體溫和復蘇的上述趨勢將對中國的出口需求構成正面支撐因素。
二是基建投資發揮關鍵作用。今年以來,圍繞投資領域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領域中投什么、誰來投、怎樣投的問題,政府不斷推出改革和政策舉措。預計下半年在開拓投資領域、優化投資主體、提高融資能力、降低融資成本方面,仍會進一步采取措施,從而有利于進一步發揮投資特別是基建投資的關鍵性拉動作用。
在投什么方面,著力推動重大工程建設。自去年9月份以來,發展改革委繼續組織實施了信息電網油氣網絡、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運輸、健康養老服務、能源礦產資源保障等七大類重大工程包。下半年,新興產業、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現代物流、城市軌道交通4類新的工程包即將推出,這將有利于進一步加大重點領域有效投資,發揮投資關鍵性作用。
上一篇:智慧城市,我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