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危化品倉儲實時管理
通過物聯網、云存儲、電子數據交換等技術手段,企業可以將危化品倉庫的倉庫管理系統(WMS)與風險預警系統進行對接,這樣危化品進出倉庫的信息數據、在倉庫中的布局信息都可以被風險預警系統掌握,一旦倉庫中的危化品間出現互斥、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情況或入庫存儲數量高于風險預警系統設計閾值,系統將自動提醒企業對危化品進行轉庫操作。如危化品爆炸事故發生后,也可通過預警系統知道倉庫內的危化品倉儲情況,為搶險救援提供技術支撐,并預防救援的次生風險。
(三)危化品物流風險實時評估
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對風險預警體系下的風險控制指標進行篩選,并建立相應的閾值模型對數據信息進行動態實時監控,一旦出現預警信息,及時向公安、交通、環保、衛生等政府主管部門和涉事企業發布信息,并將評估結果列為安全檢查的日常考核體系中。
(四)危化品物流遠程聯網查詢及監控
通過互聯網平臺,危化品物流相關的各項業務都可以實現“透明管理”,打破上文提到的信息“孤島”問題,實現跨政府主管部門、跨區域、跨運輸方式、跨企業的危化品物流聯網查詢功能。對于政府主管部門而言,危化品物流風險預警體系不僅是一個智能化的專家決策系統,更是主動監控與預防危化品爆炸事故的良好工具。
隨著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信息技術產業迅速蓬勃發展,必將改變危化品物流管理原有格局,通過構建危化品物流風險預警體系,進一步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防止類似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再度重演,保衛人民生命財產,也為災后深入搜救,科學施救,防止發生次生事故提供技術支撐。
上一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理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