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2015-08-24 09:15 來源:北京日報  我有話說
2015-08-24 09:15:59來源: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作者: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 王玉強

  延安慶祝抗戰勝利大會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新起點。中國共產黨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抗戰勝利的關鍵。

  ■號召力: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中國共產黨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信最后勝利必然屬于中國。無論是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猖狂進攻,還是面對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摩擦,中國共產黨的愛國主義立場從未發生絲毫的動搖,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成為引領全民族抗戰的一面旗幟。

  中國共產黨始終戰斗在民族獨立解放斗爭的最前線。“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率先舉起抗日斗爭的旗幟,號召全國人民“以民族的革命戰爭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及一切帝國主義”,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同時,不斷組織東北抗聯等武裝力量投入到抗日戰爭中。“一·二八”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摒棄前嫌,發表宣言,提出愿意在三個條件下,同一切愿意抗日的政治派別、武裝力量聯合抗日。當華北局勢日趨緊張時,中國共產黨發出《八一宣言》,組織領導“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等團體,最廣泛地動員民眾覺醒起來。“七七事變”爆發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發表宣言,號召全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而斗爭,表示共產黨人愿同國民黨人和全國同胞一道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后一滴血,反對一切游移、動搖、妥協、退讓,實行堅決的抗戰。隨后,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將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結合起來”,“為保衛祖國反對侵略者而戰”。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成為各條戰線、各項工作中的模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中,共產黨員犧牲比例最高。李公樸在《華北敵后》中寫道:“在子弟兵團中黨員才占三分之一,但是在戰斗中犧牲的,共產黨員卻占十分之六。”以楊靖宇、趙尚志、吉鴻昌、左權、彭雪楓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壯麗篇章,充滿感召力,大大提高了全民族抗戰的覺悟。

  ■凝聚力:堅持全面抗戰路線

  中國共產黨提出并堅持的全面抗戰路線,指明了奪取抗戰勝利的正確道路,最充分地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引領全民族抗戰一步步走向勝利。中國共產黨強調,“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把中國民眾動員、組織起來,使抗戰發展成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這是奪取抗戰勝利的關鍵。中國共產黨是這場人民戰爭的最自覺的領導者。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面抗戰路線。這條路線把全民族抗戰與爭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結合起來,把反對外敵入侵與推進社會進步統一起來,把游擊戰爭和正規戰爭結合起來。抗戰進入艱苦卓絕的相持階段后,全面抗戰路線越發顯示出它的意義。中國共產黨建立和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和民主政權,實行減租減息政策,切實解決了農民的民主民生問題,使農村成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使農民成為抗日戰爭的主力軍。農民積極參加農會、救國會、民兵以及其他地方武裝組織,踴躍參軍參戰支前。在敵后地區,真正形成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奮勇守土抗戰、陷敵于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的局面,為奪取抗戰勝利凝聚了強大力量。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