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勝利,羸弱不可能有和平
70年不算短,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勝利似乎就是與生俱來的,是自然而然的;但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講,70年只是彈指一揮,勝利既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如果沒有捍衛勝利的意志、沒有捍衛勝利的能力,勝負還會易手,正邪也會易位。
時至今日,日本一些政治組織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認日軍侵略的野蠻罪行,依然在執意參拜雙手沾滿鮮血的戰犯亡靈,依然在發表美化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的言論,依然在藐視歷史事實和國際正義,依然在挑戰人類良知。如果中國不能以堅定的立場、堅決的態度、堅強的意志回擊這些沉渣的泛起,恐怕歷史的悲劇就會重演。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在國內如此,在國際上亦如此。
當然堅定、堅決、堅強要以堅實為基礎,這堅實就是堅實的國力,就是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近而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遠而言之,全面實現現代化,直至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這始終是中國社會的中心任務與不變主題。沒有實力的和平只能是一廂情愿,沒有實力的勝利只會曇花一現。
強大國防是實力題中應有之義。和平固然是兵戈不起,但認為放棄兵戈就會有和平,不僅是幼稚的更是危險的。如何止戈,“武”也。中國文字不僅是燦爛文化的結晶,也是深厚歷史智慧的積淀。當一個國家保有一支時刻準備打仗,并且能打勝仗的軍隊的時候,和平就會長住身邊,勝利也將永伴左右。這也正是威武的閱兵儀式要告訴中國與世界的眾多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點。
上一篇:改善民生亟須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