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裝備制造業等優勢產業提質增效,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實施東北地區培育發展新興產業行動計劃,加快研究設立東北振興產業投資基金以及地方層面的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充分利用東北地區骨干企業多等優勢,加快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大力推動單一結構地區(城市)的發展轉型,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
四是更好地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大對東北地區非競爭性行業的支持力度,包括鐵路、公路、水利、城市管網等重大基礎設施,以及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棚戶區改造、采煤沉陷區治理等惠及民生的重點領域。繼續支持東北振興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鼓勵引導社會和民間投資參與重點項目建設。
五是支持東北地區開發開放平臺建設。在加快建設大連金普新區的同時,考慮在適宜地區規劃設立新的國家級新區。高水平推進中德高端裝備制造業園區建設。以推進中韓、中日韓自貿區為契機,研究在東北地區設立新的合作園區。加快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盡快設立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積極支持東北裝備制造業“走出去”。
六是加強經濟形勢研判和政策儲備。密切跟蹤東北地區經濟形勢變化,加強經濟形勢監測預測,特別注意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研究儲備政策,充實政策工具箱。
記者:不少觀點認為,“眾創”是扭轉東北局面的一招好棋。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創新創業發展打造競爭新優勢的實施意見》。開展“眾創”需要如何布局?
周建平: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社會熱潮,東北地區創業活動不夠活躍,新興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亟待激發區域創新活力和創業熱情,推進全民創新創業帶動產業繁榮。開展“眾創”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大力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創業文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職業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營造敢為人先的氛圍與環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生動講述老工業基地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創新創業故事,使創新創業在東北老工業基地蔚然成風。
二是推動壯大創業者群體。支持東北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出臺扶持本地創業的政策舉措,組織實施東北地區創業導師計劃,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業導師隊伍。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開發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依托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機構搭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依托互聯網建設創新創業平臺,降低創業技術門檻和成本。
三是加快構建眾創空間。支持改造利用老廠區老廠房,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的創業空間。鼓勵發展科技創業、電子商務等公共服務平臺。東北地區城區老工業區較為集中,老廠區老廠房數量眾多,適當改造后完全可以用作眾創空間。
四是加大創業投資支持。推動各類政策性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大對東北地區的支持。加快推進東北有條件的地區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鼓勵國家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創新債券品種,通過專項債券支持東北地區創新創業。全面落實創業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規定,引導支持大眾創業。
上一篇:如何看待東北地區的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