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015-09-14 09:34 來源:學習時報  我有話說
2015-09-14 09:34:14來源:學習時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記者: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如何進一步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韓長賦: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三個轉變”,即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技術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主要依靠拼資源拼消耗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做到五個“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當前,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有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341萬戶,合作社129萬個,龍頭企業超過12萬家。這些新型經營主體給傳統農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生力軍、重要載體和引領力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社會化服務”,將是建設現代農業的理想格局。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體系,支持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解決規模種糧主體貸款難問題。此外,還有一些政策也將陸續推出。

  二是更加注重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草則草、宜牧則牧、宜漁則漁,提高農業生產與資源環境匹配度。這就需要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適應性農業,而不是對抗性農業。我國傳統農耕文明創造的梯田系統、稻田養魚、間作輪作、庭院經濟等成功范例,應傳承和發揚。新時期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總的考慮是:在區域布局優化上,把全國劃分為優化發展區、適度發展區和保護發展區,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在種植結構調整上,積極開展糧改飼試點,重點推進玉米種植結構調整。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加快發展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流通、營銷等,發展生態休閑農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互動,同時把大力發展牛羊等草食畜牧業作為重點。

  三是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推進標準化綠色化生產,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總體向好,目前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均保持在96%以上,與2001年相比提高30多個百分點。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領域問題隱患仍較突出。我們不能有絲毫松懈,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雖然不能做到零發生,但一定要零容忍,即使有1%的問題,也要付出100%的努力。為此,我們要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生產,實現生產源頭可控制,另一方面推進專項整治、社會共治,建立監管體系和可追溯體系,實現“從田頭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四是更加注重農業科技創新,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關鍵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發揮科技的乘數效應。重點做好四件事:一要做大做強民族種業,扶持培育一大批育繁推一體化的種子企業;二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以上;三要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積極發展農業電商、“互聯網+”等新型業態,促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四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如果有1億左右的新型職業農民,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將發生根本改變。

  五是更加注重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既支持國內保供給、保生態,又保護國內產業發展和農民利益。加入WTO以來,我國農業對外開放程度很高。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謀劃我國農業發展戰略。我國是農產品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在“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的前提下,適度進口一些國內緊缺、不具備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是必要的。我們不反對進口,關鍵是搞好進出口調控,兼顧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同時,支持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出口,鼓勵農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