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改革。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直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在不同歷史時期,針對我國國情和國有企業實際,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積累了寶貴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刻分析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系統謀劃了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的新藍圖,全面總結、科學提煉、創新發展了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
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時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文件中提出的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必須著重把握好以下四個重大問題。
一、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要求。國有企業屬于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觀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對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增強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們要認識到國有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之間并不是此消彼長、你進我退,而是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的關系,二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不動搖。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這是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遵循、目標方向和價值取向。與這些要求相比,國有企業在發展方式、布局結構、創新能力、國際化經營等方面,不強不優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在產業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國際市場話語權等方面與世界一流企業仍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們要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有骨干企業,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走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的關鍵之舉。一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著力。加快形成更加符合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二要在布局結構調整上著力。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三要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著力。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動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勞動、信息、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效率和效益,激發企業創造活力和創造潛能。四要在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上著力。支持國有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國際產能合作,鼓勵國有企業之間以及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全面提升國有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