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近來,美國出現了不少對我內外政策走向的質疑,包括對外開放的大門是不是在關閉?中國改革道路是不是發生變化?您認為如何能有效回應這些質疑?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
2014年,中國接收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而2015年,中國對外投資總額有可能超過吸引外資的數額,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節點。這本身就能夠有效回應美國一些人的質疑,表明我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趨勢。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
美國是利益集團政治,不同的利益集團都希望政府政策能符合自己的利益,美國對華政策就受到各種不同方向的力量的作用,也處于不斷的辯論之中。90年代美國先是“中國崩潰論”流行,繼之有“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的爭辯。在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從來都有各種各樣的意見,從左的到右的,政治光譜上五花八門,有的實在,有的虛幻;有的理性,有的荒唐。我們聽到各種議論以后,要好好分析,看它是否真有道理。
美國哈佛大學知名學者傅高義教授:
美國公眾對中國的了解依然很不夠,往往導致誤解與雜音不斷。究其原因,有公眾和媒體的“刻板”思維定式,也有中國未能充分有力地闡釋自身一些理念和行為的因素。
我期待習主席(即將在美國)的講話體現一種坦誠開放的精神并產生很好的公眾影響。中國領導人和政府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型大國關系、“一帶一路”、亞投行等,都是很好的概念和想法,期待習主席此訪能更加詳盡、系統地闡釋其目標內涵和具體落實構想。
上一篇:“一帶一路”的三個共同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