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相較于兩國政治和經濟關系,中美軍事關系發展相對滯后,對抗現象時有出現,您認為中美怎樣才能避免危機,發展穩定而積極的軍事關系?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群:
中美兩軍關系從屬于兩國政治往來,當兩國政治關系穩定時,兩軍關系也會保持相對穩定狀態。
冷戰結束后,面對美國對華軍事交流政策的變化,中國軍隊逐漸走向開放,在透明度上也做出較大努力,包括讓美國防長參觀二炮指揮所、中國軍隊參加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聯合軍演等,以爭取兩軍交流能上新臺階。
相反,近期美國對兩軍交流卻有所退縮,除了有《國防授權法》限制兩軍交流外,美軍有些人比較消極地看待中國提出的交流要求,開始擔心中國軍力發展將直接對其構成挑戰。
但不管怎么說,兩軍交流作為兩國關系中相對敏感的領域,兩國元首均認同交流的必要性,所以近年來達成了一系列軍事協定或安排,包括海上相遇安排、重大事件通報機制、陸軍交流機制等,這些都表明,兩軍交流總體仍處于積極的狀態,出現雜音也是兩國政治領導人能夠管控好的。
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
一方面要推動中美兩軍的交流和接觸,以增加相互認知、理解和聯系,避免誤判、危機出現或擴大,另一方面,中美需要落實已經達成的共識,即 “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這兩個互信機制備忘錄。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亞洲問題高級顧問葛萊儀:
盡管美軍向亞太盟國展示了一系列姿態,但美中軍方之間開展了更多“坦率”對話,軍事交流、聯合演習和互信措施也在增加。
上一篇:“一帶一路”的三個共同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