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監管現代化水平
全面深化保險資金運用領域市場化改革的成效,不僅體現在投資收益提高上,還體現在監管現代化水平提高上。只有切實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監管現代化水平,才能鞏固保險業整體向好的成果,持續激發市場活力,防范系統性風險。應當明確,保險資金運用是為保險主業服務的。保險資金主要來源于保費收入,是保險產品的各種準備金,相比金融市場上的其他資金,其結構要復雜得多,匹配難度要大得多。做好保險資金運用,就是要根據保險負債特點,實現資產和負債的長期匹配與動態管理。同時,保險資金的長期性、負債性、復雜性等特性,決定了保險資金具有追求長期、安全、穩定回報的內在要求,必須堅持以固定收益、類固定收益為主的投資方向。特別是對于一些高風險高收益投資品種,如創業投資基金等,需要通過層層分散、合理設計交易結構等技術手段,把收益和風險分布屬性回歸成為類固定收益產品,以達到熨平風險的效果。依據保險資金運用規律,結合近幾年取得的改革經驗,應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提高監管現代化水平。
繼續堅持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方向。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管得過多、過死也是一種風險。事無巨細的管制、審批容易導致發展動力不足、投資能力薄弱、投資收益率偏低。這對于有負債成本的保險資金來說也是一種風險,甚至可能是系統性風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顯著激發了市場活力、釋放了改革紅利,促進了保險行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這充分證明,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完全正確、不容動搖。
不斷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保險資金運用監管工作,既要“放得開”,更要“管得住”。相比于“放開前端”,保險資金運用監管改革的難點在于如何“管住后端”,在于如何更好地把強化監管與推進市場化改革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在“放開前端”之后,一方面要確保保險資金運用符合保險負債特性,切實搞好資產負債管理,堅持追求長期、安全、穩定的投資回報,使保險資金運用符合自身發展規律;另一方面要持續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監管工作,堅持依法監管,著力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加強監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現代化監管體系。
切實加強對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監測力度。保險資金運用專業性強、涉及領域廣,既有固定收益市場,也有權益市場;既有公開市場,也有非公開市場;既有國內市場,也有國際市場。必須做到對各類市場風險及時監測、對各類風險狀況了然于胸,這對于防范風險至關重要。未來一個時期,應進一步加強保險資金運用領域的風險監測和預警,加大對重點風險領域和重點風險公司的風險監測力度,對于風險事件努力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堅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上一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有助國際關系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