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要不斷釋放改革紅利
◎群眾獲得感,核心是群眾,關鍵是獲得,表現(xiàn)是感受
◎“最先一公里”跑出“含金量”,才可能在“最后一公里”跑出“獲得感”
◎現(xiàn)實獲得感不僅是改革的重要目的,而且是改革的重要支撐
◎保持改革定力,讓預期獲得感來得更早;增強改革合力,讓預期獲得感來得更多
秦國文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在這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湖南正以“決不輸在新一輪改革起跑線上”的莊嚴承諾和豪邁誓言,奮力抒寫湖南改革發(fā)展新篇章。然而,改革在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不斷顯現(xiàn),尤其在一些事關民生民利領域的改革,群眾分到的改革“紅利”有限,與心中的期待還有差距。那么,我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價值取向?該以怎樣的標準來評判改革的成功與失敗?以什么樣的方式去豐富群眾的“獲得感”?9月23日,湖南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湖南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秦國文。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wǎng) | 報網(wǎng)動態(tài)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wǎng)郵箱 | 網(wǎng)站地圖
光明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