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努力鞏固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和基礎

2015-09-30 09:03 來源:《求是》  我有話說
2015-09-30 09:03:00來源:《求是》作者:責任編輯:田依漪

  穩中向好的主基調沒有改變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司長 盛來運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黨中央、國務院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把握發展大勢,科學實施宏觀調控,堅定不移依靠改革創新釋放發展活力,持之以恒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保持了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運行。當前,中國經濟雖然正在承受“三期”疊加帶來的較大下行壓力,但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集中涌現,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高。總的看,中國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主基調沒有改變。

  一方面,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當前我國經濟的“穩”主要體現在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穩和收入穩,7%的經濟增長、700多萬人的新增就業、約2%的物價漲幅、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經濟增速這樣一個組合,表明我國經濟仍在合理區間運行。

  增長穩。從年度看,2012—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分別增長7.7%、7.7%和7.3%,經濟增速穩定在7%—8%的區間。從季度看,2012年一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GDP季度增速最高為8%,最低為7%,波動幅度逐步收窄。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內“三期”疊加影響深化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增速持續穩定在7%—8%,是十分不容易的。

  就業穩。2012—2014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每年分別為1266萬人、1310萬人、1322萬人,連續三年增加。今年以來,就業形勢繼續保持基本穩定。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1.8%;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雖然有所波動,但基本穩定在5.1%左右。在經濟持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就業形勢保持基本穩定,一方面是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深化改革,大力推動創業創新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產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增長對就業的吸納能力不斷增強。

  物價穩。2012—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每年分別上漲2.6%、2.6%、2%。今年1—8月,CPI同比上漲1.4%;分月來看,CPI月度最高漲幅2%,最低0.8%,波動較小。物價水平穩定,為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較大空間,也為實施宏觀調控提供了回旋余地。

  收入穩。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快于同期經濟增速。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同比增長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增速比GDP快0.6個百分點。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且增速快于經濟增速,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就業形勢較為穩定,且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二是中央加快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加大社會保障建設力度,居民轉移性收入增加較多。

  另一方面,發展態勢穩中向好。我國經濟運行在保持總體平穩的同時,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市場活力和增長動力積聚增強,體制改革和創新驅動扎實推進,民生改善和生態環保成效顯著,發展態勢在朝著向好的方向轉化。

  經濟增長換擋不失勢。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支撐經濟增長的內外條件均發生深刻變化,經濟潛在增長率和實際增速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但要看到,盡管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發展勢頭依然良好,特別是與過去相比,隨著我國經濟總量擴張,當前1個百分點的增長對應的增量相當于過去的幾個百分點。2014年,我國經濟增長7.3%,所對應的經濟增量在8000億美元左右,相當于我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年的GDP總量。

  結構優化、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經濟增速放緩倒逼企業加快轉型,加上政府定向調控政策的主動引導,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經濟由服務業主導的特征更趨明顯。近幾年,我國服務業占國民經濟比重不斷提升。上半年,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2.5%,比上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工業中高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1—8月,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1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提升。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比上年同期提升5.7個百分點,比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高24.3個百分點。

  新增長動力不斷孕育成長。近年來,我國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興領域投資較快增長,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蓬勃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旅游、文化等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成為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增長點,高技術產業增速明顯快于整體工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格局正加快形成。隨著政府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新的市場主體不斷涌現,市場的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

  發展目標更趨向以人為本。近年來,我國在發展上更加注重經濟、社會、自然的和諧,更加強調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加聚焦就業、收入、物價等民生指標,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日漸顯現。城鄉收入差距連續縮小。“十二五”以來,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持續快于城鎮。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8.3%,實際增速比城鎮居民快1.6個百分點。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污染物排放量下降。2014年,化學需氧量排放比2013年減少58萬噸,連續第二年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1974萬噸,減少70萬噸。

  綜合看,當前我國經濟仍然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特征。中國的平穩發展也惠及世界,今年上半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0%。事實證明,中國不是世界經濟風險之源,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對于當前的形勢要有全面客觀的認識:穩中向好并不意味著一定穩中有升,也不意味著穩中無憂,在經濟結構深刻調整、發展動力轉換的過程中,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相互作用,各種潛在風險和問題會逐步暴露,穩中有險、穩中有難。對此我們要有清醒認識,看清經濟發展大勢,既要保持定力、堅定信心,又要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科學把握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努力鞏固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田依漪]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