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人:馬曉途
“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我國社會歷來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習近平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2014年1月1日
說到蛋糕,人們不陌生。家里有小孩子或老人過生日,一般少不了要從蛋糕店定制或購買一個或大或小的蛋糕。當大家唱起《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慶賀生日者懷著美好的祈愿吹滅插在蛋糕上的蠟燭后,便要將蛋糕分切給在場的每位祝福者品嘗,以表謝意。這里所說的“蛋糕”是對生日蛋糕的引申和比喻,做“蛋糕”比喻發展經濟,分“蛋糕”比喻社會財富的分配。
做“蛋糕”與分“蛋糕”辯證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用“蛋糕”打比喻,一方面強調要千方百計把“蛋糕”做大,以利于全國人民都能分得一份較大的“蛋糕”;另一方面強調要將已有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配給每個社會成員,讓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更大的積極性去做大“蛋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辯證的統一,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古人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又說“凡治國之道,莫先富民”。這里,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無疑既是手段,也是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最主要的還是經濟發展水平”“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把‘蛋糕’做大”。但是,“并不是說等著經濟發展起來了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
上一篇:我國有能力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