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至25日,由鳳凰國際智庫和大連理工大學聯合舉辦、新浪國際提供戰略支持的“一帶一路與文化外交”論壇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辦。與會的中外專家學者圍繞“一帶一路與中國文化外交”、“一帶一路與白俄羅斯”以及“媒體外交與中國國家形象”等三個專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論壇發起“一帶一路”媒體外交共同體倡議書。
與會學界、媒體界以及企業界代表一致認為,應該充分發揮媒體的傳播特色和優勢,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外交流,建立互動模式,完成時代使命,積極開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媒體外交。
大連論壇秘書長、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倪建平博士指出,作為國際關系的觀察者和記錄者,國際新聞媒體逐漸以行為主體身份參與外交進程,成為國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媒體外交是塑造中國與外部世界共倡開放包容,共促和平發展關系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一表述,成為與會各方及主流媒體認可的重要理念。
因此,大連論壇的聯合主辦方與國內主流媒體發起成立“媒體外交共同體”,將成為年度性大連論壇的核心組成部分。倡議方一致認為,這是國內首個地方論壇就“媒體外交”議題聯合學術界和新聞業界發起成立的學術共同體,將致力于從國際化、專業化和理論化三個維度來推進媒體外交,提升報道中國和世界的能力建設和國際化水平。
為此,“一帶一路”媒體外交共同體倡議:
一、開展媒體外交,構建學界業界企業界的深度合作網絡。履行媒體人的時代使命,運用新媒體、新業態、新技術,以多元化、跨平臺、立體式的傳播方式,促進學界業界企業界的合作,推動不同主體成為“絲路經濟帶建設”的記錄者、闡釋者和參與者,促進沿線各國的交流合作與繁榮發展。
二、推進文明互鑒,以媒體外交促進沿線各方文化交流互鑒。要積極利用媒體合作網絡,做好跨文化傳播,加強不同文明間對話和交流;要運用全媒體工具,消除知識和信息壁壘,消融沿線國家間心理隔膜;要促進沿線國家學界、業界和企業界間交流,共同發起學習交流項目,在“一帶一路”上塑造文明包容的媒體外交生態。
三、搭建合作平臺,提升國內媒體外交合作水平。搭建以“一帶一路”沿線省市及重要節點城市媒體為主、主流媒體共同參與的“一帶一路”媒體合作平臺,定期組織媒體外交論壇,共同開發相關媒體產品;設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媒體外交獎項,每年定期舉辦評獎活動;不定期組織采編、經營、技術、管理類的經驗和資訊沙龍交流,不斷提高跨地區層面媒體外交合作的層次和水平。
四、凝聚各方共識,為推動“一帶一路”提供智力支持。要發揮媒體傳播全球性、廣泛性、快速性優勢,緊貼“一帶一路”建設進程,圍繞政策性、前瞻性問題開展研究調研,為問題預警,為政策建言,致力于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推動沿線各國政策溝通,為“一帶一路”建設塑造更多共識,增進國際互信與民心相通。
五、推動融合發展,探索“一帶一路”沿線媒體產業合作新模式。積極推動媒體學界與企業界融合發展,促進沿線區域在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的合作,推動相關新興產業“走出去,請進來”;重點用“互聯網+”與“+互聯網”等方式推進深度合作,探索“媒體+傳統產業”、“媒體+政府合作”、“媒體+行業企業”等媒體外交新模式,實現共贏多贏,提供產業依托。
媒體外交共同體
上一篇: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