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改革應瞄準“國企攻堅”
東北經濟困境,不是依靠上多少基建項目或資金扶植就能解決的。根本問題是體制問題,而其要害在國有企業改革。幾年來,東北改革的“攻堅”之戰打得十分艱苦,在一些方面改革處于“膠著”狀態。要走出發展的困境,必須以“壯士斷腕”之氣魄,“啃國企改革硬骨頭”。要突破其中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和掣肘,確立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讓企業按照市場規律而不是靠政策的優惠來獲得競爭優勢。
首先,要推進國有經濟的“布局調整”。根據筆者調查,迄今東北地區的國有經濟布局頗不合理,需要大刀闊斧地進行調整。具體可按照“做優、祛劣、提升中間”的分類思路推進:所謂“做優”,就是把優質企業做大做強;所謂“祛劣”,就是祛除劣質的企業,妥善處理“僵尸企業”,這些“僵尸企業”是東北經濟的“毒瘤”,已經吞噬了并且繼續吞噬著大量的寶貴資源,必須以壯士斷腕的魄力予以切除;至于中間狀態的企業,要提升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第二,扭住混合所有制改革這個“牛鼻子”。國企應集中于安全類、公共產品生產和服務類、命脈類和特定任務類等主要經營業務,其他非主營業務領域可向社會和民營資本開放。至于商業類即競爭較充分的領域,應明確提出“三可”:國資“可控、可參、可退出”,讓出一定空間讓民營資本進入。筆者在調查中得悉,東北和外地的民營企業家對待“混改”多有疑慮,唯恐出現“關門打狗”之事,墮入“混改”的陷阱。鑒于此,在這些競爭性領域,可以明確民營資本入股可以掌握控股權,以防止被國有企業“同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吸取經驗教訓,既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侵吞國資,又不能借混合所有制,侵吞民資。要防止混合所有制“異化”,尤其要警惕一些腐敗分子“假借改革以營私”,然后“倒打一耙”,把“異化”的帽子扣在“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制度設計上。
第三,推進企業治理結構的改革。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公司層面對董事會的決策作用和經理層的管理作用重視不夠,特別是企業家作用較弱。這個層面的改革嚴重滯后于資產運作層面的改革。隨著引進戰略投資者、多元化股權、員工持股等改革的實施,企業治理結構的改革突出出來,建立公司現代治理結構迫在眉睫。
第四,建議設立“東北國企改革先行試驗區”。鑒于國企改革的嚴重滯后性、艱巨性和復雜性,不能再“一般”按常理“出牌”,必須要有“不一般”非常之策、非常之舉。因此,建議設立“東北國企改革先行試驗區”,像當年鄧小平同志在深圳搞經濟特區一樣,在東北也“畫一個圈”,讓圈內的國企“殺出一條血路來”。
東北開放應有新的戰略舉措
新階段,東北的對外開放面臨新的情況,要有新的舉措。
第一,積極推進“廣義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不只是中國人的創造,而是周邊幾十個國家人民共同創造的;“絲綢之路”不只是指向西,而且也向東(筆者看到在長白山二道白河鎮天福街上,就有唐朝時期“東方絲綢之路”的石頭標記);“一帶一路”不只是經貿交流,而且包括人文交流。東北的朋友應該意識到“一帶一路”跟整個東北亞的關系非常密切,要想辦法把“絲綢之路”和俄羅斯的“亞歐之路”,蒙古的“草原之路”等其他國家的發展戰略銜接起來。在中國境內稱“絲綢之路”,到外國那邊,可“一路兩名”,人家有人家國家的名,要尊重多元文明。
第二,通過“手臂延長方略”,推進大圖們江地區的開發和開放。2015年8月5日,筆者曾到中朝邊境,了解中朝共同開發和共同管理的羅先經濟貿易區的情況。通過共同合作共同管理,中國獲得朝鮮羅先區若干碼頭50年的使用權。中國從中朝邊境的圈河口岸到羅先區港口修建50公里公路,我稱之為“手臂延長方略”:“公路相當于手臂,港口相當于巴掌”。通過“手臂延長”,使“近海而不沿海”的吉林通往日本海和太平洋。其他口岸也可采用“手臂延長方略”。
第三,發揮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在對外開放中的作用。裝備制造業力量雄厚,是東北地區的一張“王牌”。7月份習近平同志到吉林調研,考察了兩家裝備制造企業。第一個是中車長客,第二個是長春一東離合器公司。隨著中國下一步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高鐵、核電等裝備成熱門商品。東北地區應抓住這個歷史難得的機遇,成為整個國家參與新一輪國際產業分工的“新支點”。
第四,建議設立“中國(東北某地)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加強對TPP的研究,TPP即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TPP協議將提出諸多挑戰:(1)要求取消國企的超國民待遇;(2)要求政府“中立化”;(3)要求處理好勞資關系;(4)要求做好環境保護;(5)要求保護知識產權。中國已經創建4個自由貿易區,實際是對TPP進行超前的局部試驗。考察中筆者發現,沈陽機床將全球總部設在上海,新松機器人公司也將研發總部設在上海。為什么東北優質企業將總部遷出東北?繁瑣的行政審批手續是原因之一。建議國家在東北設立一家“中國(東北某地)自由貿易試驗區”,以避免本土企業外遷到其他自貿區現象再度發生。
上一篇:改革讓中國插上騰飛的翅膀